千亿球友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中国能否抢占先机,关键在于企业,尤其是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民营企业。然而,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创新资源匮乏、融资困难、人才短缺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创新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升原始创新力,以打造竞争优势,并补齐当前中国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将从当下企业创新范式与产业创新趋势的变革出发,就当前如何盘活民营企业创新生态提出政策建议。
在科创深度融合、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全球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创新不平衡、风险分担机制不足、资金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尤为突出。我们认为,帮助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减轻创新风险的根本在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制度保障。
首先,应明确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创新,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专门规划,明确民营经济的关键战略地位,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其次,完善并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创新的考核、激励与容错机制。例如,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基金,为其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奖励基金,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丰厚奖励,分担创新风险,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和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
更重要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体制,让民营企业获得良性发展。一方面,可试点邀请民营企业家参与党政重大会议,提升其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同时,还应破除部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简化手续,降低融资条件,使民营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
中国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大型民企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远高于中小型民企。由于创新活动需要大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很难依靠自有资金维持创新,导致他们更倾向于投入短期见效快的项目。解决的关键在于对各类民营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对于头部民营企业,应瞄准国际水准,赋能其打造全球创新生态体系,让这些企业凭借技术、资金、人才和品牌的多重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强大竞争力。与此同时,数字化浪潮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了跨学科、跨行业的多元协作创新网络,并推动全球创新高地从欧美核心区域向亚洲国家扩展。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头部民营企业+国家实验室+国际实验室”的协作模式,可共同研发前沿技术,推动创新生态的全球化发展。
对于小微民营企业,则应重点助力其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设立专项创新基金,激活小微民营企业的创新潜能,支持他们持续开展高强度、高效率的研发工作,促进其在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帮助小微民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宜搭建“民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模式。例如,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与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基于Cesium的WebGIS水文站点信息管理,就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还需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挤入”作用,通过创新补助、税收优惠、产业基金等方式,降低创新风险;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企业创新,焕发市场活力。
随着数智时代的来临,企业创新实践越来越强调“用户导向”。企业的创新焦点已经从单一系统要素扩展到要素间的互动,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过程。这种转变驱动着广大民营企业追求构建能够涵盖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用户端,形成“政产学用”创新生态系统,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牵头,构建技术超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科技人员入驻平台超市,与需求企业直接对接,畅通科技转化的通道,加快技术落地,并推动国家实验室与民营企业的协同创新,将最新需求与最高技术相对接,提升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智能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在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多智能技术和设备进入生产场景,重塑创新生态与人才结构。用“智能”赋能民营企业创新生态,前景十分广阔。
在当下信息繁杂的舆论场里,稍有偏差的言论都可能让民营企业家心生不安。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对其发展有着潜在影响。因此,增加舆论助力,塑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减少企业家的心理压力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至关重要。
建议首先应发掘并树立民营企业家典型,通过深入报道他们的奋斗事迹和卓越贡献,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和认可民营企业家群体。其次,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通过真实、客观的报道,让公众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减少不必要的批评和指责,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宽容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应多渠道、多方式地营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氛围,让民营企业家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占领产业制高点,掌握行业话语权,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国民营企业肩负重要创新使命。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需要共同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创新,推动构建良好的“政—产—学—用”创新生态系统。唯有多方合力,民营企业才有望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中国在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贡献更大力量。
(本文作者魏晓雁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审计系主任、副教授,李培功系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教授)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