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技术院
技术研发
【国庆特辑】创新驱动 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07点击数:

  近年来,四川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基础较好等优势,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动性,强化科研人才培养输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要素保障。

  政府投入强度稳中有升。2022年,四川研发经费支出总量1215亿元、居全国第8位,比2018年增加477.9亿元、增长64.84%。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14%,较2018年上升0.33个百分点。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纳入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布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强领军、强主干、强基础“三强计划”,2022年全省企业研发支出为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首次超过六成。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530.1亿元、同比增长10.4%。

  科研人力投入持续提升。2018—2022年,全省研发人力投入从15.9万人增长到22.7万人,增长率达42.77%。每万人中研发人员从19.1人增长到27.1人,增长千亿球友会41.88%。2020—2022年,企业研发人员占全省的比重从44.4%上升到46.7%,提高了2.3个百分点。

  积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共性技术平台和孵化验证平台等创新主体,逐步构建“基础研究—试验验证—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创新平台建设提质增效。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建成西部地区唯一一个国家实验室,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全部实体化运行,全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40家。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电磁驱动聚变等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获批建设,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产业创新平台落户四川。与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研合作关系,设立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国家级国际科创合作基地22家、省级基地64家,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2022年末拥有各类国省级创新平台2374个、各类研发机构3601个,分别较2020年增长24.88%、10.63%。

  试验验证平台有序建设。出台中试平台建设和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试验验证平台,推动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熟化落地”全链条平台体系。成都启动全省第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及创建资助,立项备案10个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和30个中试平台项目。建成悦湖科技城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科创中国·成都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四川天府新区中试平台等试验验证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熟化进程。

  立足省内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布产业链技术创新图谱和创新资源清单,加快推进高技术领域重大攻关项目,技术策源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升2位、居全国第10位。

  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共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9个,突破关键技术1030余项。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中国环流三号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风洞群完成C919大飞机、高速磁悬浮列车等多项试验。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关键零部件等14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华龙一号、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等21个重大工业产品在川问世,育成天府黑猪等农畜新品种269个。

  科技成果量质齐升。2022年,全省登记科技成果2754项、排名全国第7位,其中国内先进成果428项,较2018年增长217%;国内领先成果654项,较2018年增长94.07%。专利授权13.55万件,较2020年增长25.12%。2022年末全省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4.24万件、较2020年增长72.36%,有效专利54.09万件、较2020年增长50.75%。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保障,有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制度体系逐步健全。自2016年起,全省围绕研究机构管理、成果试验平台建设等七大领域出台约18项省级政策和25项市(州)政策,逐步构建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启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聚源兴川”行动,自2022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中央在川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高校科研与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相结合,定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需求“三张清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加速成果转移转化。

  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2022年底全省累计拥有国家技术转移机构22个、数量排名全国第7。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促成项目成交约1万项、居全国第6位,成交量较2020年增长37.95%;促成项目成交额274.59亿元、较2020年增长42.84%,成交额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

  科技服务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壮大。鼓励设置技术转移转化系列技术类和管理类岗位,激励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2021年底累计拥有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22.51万人、排名全国第6位,从业人数较上年增长10.13%、增速排名全国第5位,仅次于海南、上海、浙江、山东。科技服务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07%、排名全国第13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

  强化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指导服务,推动科技与产业精准高效对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显著提升。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明显上升。2022年,全省技术合同登记23620项、位居全国第11,较2018年增长55.48%;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49.8亿元、排名全国第12位,较2018年增长64.29%。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25753项、23555项,成交金额分别为1522亿元和1643.5亿元。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当年实际收入均居全国前列,签订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合同数达1.4万项,合同金额106.3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100%。

  科技成果产业化初见成效。推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累计引进18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总投资超1200亿元,入驻企业90余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三大行动”,2022年末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8620家,排名全国第8位,其中收入达5000万元企业188家、居全国第6位。

  2022年末全省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4万家、居全国第9位,实现营业收入2.08万亿元。

  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难题,被誉为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

  消除科研人员“不敢转”顾虑。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以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7家单位试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全部或部分不纳入国有资产清单和管理信息系统。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持有的科技成果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及关键核心技术外,不需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

  解决科研人员“不愿转”问题。将“先转化、后奖励”改革为“先确权、后转化”,支持成果所有权单位与成果完成人之间通过约定权属比例的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若成果所有权单位与成果完成人约定不进行分割确权的,成果所有权单位可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实现对科技人员的产权激励,有效提升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突破科技成果“不可转”阻碍。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行动,建设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建成高校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8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个,推动高校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组织高校加大专利申请前评估力度,自改革以来,70%的高校建立了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及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高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1293项,新创办企业500余家,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转化重大科技成果项目27项,将带动产值超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