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生态环境及乡建
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和内涵(图)
发布时间:2024-08-07点击数: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地迅速推出了大量新基建项目,新闻媒体报道,24个省计划的投资规模超过48万亿元,全国超过60万亿元,笔者认为,必须准确理解新型基础设施的实质和功能,把握好建设重点,遵循基础设施建设规律,做到精准发力。

  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的理念需要更新了。传统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水(给水、排水)、工电、暖气、燃气、通讯等生产设施,也包括商场、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基础设施曾经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之一是通过园区化推进工业化,主要路径是先规划产业园区(如各类开发区和高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搞好“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然后招商引资,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与引进外资、内资等各类资本相结合,加快发展加工业,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创造了条件,而且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需求侧,能够直接促进资本积累和产出增长;在供给侧,是生产、生活的准公共物品,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进入“新常态”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现在,“环境变了,游戏规则全变了”,全球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时代、生命科学新时代,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兴产业,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需要有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体制机制。新型基础设施的实质是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服务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以5G网络、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方面的硬基础设施,也包括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软基础设施,核心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以5G 技术为重点,升级建设通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5G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要加快5G网建设步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构筑坚实基础。要统筹推进、科学布局5G网络建设,鼓励运营商强化合作,避免重复投资,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要加大跨行业资源协同和基础设施开放,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开放共享。要抓住5G重点场景建设,“锚”准支撑行业应用,加快应用创新为5G发展注入活力,牵引5G产业规模发展。网络建设需以支撑行业应用为“锚”,找准适用的业务场景,满足行业差异化建网需求,逐步丰富应用场景,加快5G融合应用向重点行业渗透。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强大的计算、网络、音视频等基础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化协同解决方案。华为、腾讯等平台企业推出了协同办公、远程运维、设备健康管理等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企业低成本、快速实现协同办公和远程运维诊断。并且在疫情期间用户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保障了服务的平稳运行。后疫情时代将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的步伐。一是丰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远程运维、远程诊断、协同办公等解决方案库,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二是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服务能力,提升应用场景覆盖度。三是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协同能力。在加强信息传递、供需撮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创新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数据流、资金流的深度协同。四是以工业互联网和企业App为重点,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技术平台。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应用到工业企业生产全流程,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采购环节、制造环节、加工环节、运输环节、经营管理、安全保障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切实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以智慧城市为总抓手,改造升级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交通、水、电、气、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智慧平台。比如,要以智慧交通系统为重点,开展智慧轨道交通平台建设、全自动驾驶、一体化出行服务等核心技术研发,通过场景应用研究,推动智能化技术手段与交通业务深度融合,重塑道路资源、运输资源和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结构等。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不仅需要硬基础设施,更需要营造软基础设施和相应的体制机制。美国是通过军民融合体制、技术转移体制和风险投资制度三个方面的变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了新经济。当前,要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两条路径,围绕“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两条路径,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创新产业化”是通过科技创业把科学技术孵化出新产品、新企业、新模式的过程,新的产业是从无到有、通过创业长出来的,是通过创业者(企业家)试错和市场筛选的过程,是一棵棵创业的种子长出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创业大潮起、潮落产业兴”,潮涌现象是新兴产业成长的规律。新兴产业发展往往依托新科技革命形成的新产业技术,各个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和传统产业相比,发达国家并没有先发优势,后发国家可以“换道超车”。因此,要围绕“创新产业化”,健全完善从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专业孵化器、再到产业基地、园区加速器的全过程创业服务链条,当前要重点支持产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产业互联网等平台类载体建设,支持产业创新共同体、产业生态等创新性组织发展。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构建长期创业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支持大众创业,发展新经济,实现经济增长。

  “产业创新化”是通过技术转移给传统产业导入新技术,使得旧产业脱胎换骨、升级成新业态的过程,推动旧的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向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升级。传统产业直接搭载新技术,省去了旧的产业技术路线,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在通讯技术设备领域,华为公司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技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赶超再到领跑,是“弯道超车”的代表。当前,要重点建设技术转移服务链条,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制度,建立激励创新和促进转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完善风险投资、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信贷等科技金融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建设数字技术平台等基础设施,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发力,补位而不越位。要面向产业需求,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反对盲目建设,一哄而上。过去是围绕传统工业化需求,抓“七通一平”建设,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现在是紧紧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德国工业4.0,西门子公司在建设物理的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企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要注重发挥企业和市场的力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公共物品规律。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如果单纯靠市场和企业提供,结果肯定是不足的,所以,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重点在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核心技术研发、产业统筹规划、创业环境营造、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公共物品领域弥补市场失灵。通过完善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科技金融体制,激活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创新主体和生产要素,也是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投资经济规律,强化投入产出分析和财务可持续性分析,坚决杜绝无效率和低效率投资。过去围绕工业化需求,建设“七通一平”,创造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条件,一个重要方面是地方政府用土地出让收入弥补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不能仅依赖土地出让金了,因此需要研究创新的资金供给机制。政府可以发一部分专项债,发挥好杠杆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主要用在科技端的公共研发投入、共性技术补贴、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产业端的设施建设,要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以电子商务领域的产业基础设施为例,包括信息技术平台、资金链、供应链、物流配送网络等方面,阿里、京东都是以企业为主体,建设成全球一流的线上线下基础设施,构建起了电商产业生态,因此,运用企业化投资模式,是新型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率的必由之路。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