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牢记习嘱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坚定地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近年来,四川省工业战线发挥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整合创新科技资源,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先谋篇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提出了任务要求,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要坚持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聚焦前沿科技攻关。支持建设以应用和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设新型创新平台。聚力推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深入推动重大科技专项行动,打造无人机、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半导体、固态电池等一批拳头产品,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揭榜攻关项目。二是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诊断评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激发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活力;筑牢数字化基础设施关键底座,包括算力、5G专网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做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完善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工业改革深化。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中央历次全会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聚焦四川发展实际,重点探索在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产业新赛道,降低工业企业制度成本、破除绿色制造体系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工业领域数据应用和安全监管、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等领域推进改革,持续健强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发展环境。
出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印发《四川省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计划(2023—2027年)》,加速培育一批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重点新兴产业。印发实施《四川省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安全等方向,支持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加快设备更新。起草《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高端装备“1+N”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人工智能工作专班并开展任务攻关,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扩大氢燃料电池试点示范范围,成立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协会。2023年,全省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领域保持20%以上高速成长。
把工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企业主导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6个,打造出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13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387家。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全覆盖,2023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比重超过60%。涌现全球首个XBB变异株疫苗、全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联活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创新产品。揭榜挂帅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基础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6项,支持无人机、卫星网络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11个。2023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22.3%、提升1.8个百分点。
“一企一专班”“一企一专员”“一企一专策”保障链主企业按时序推进任务。编制《2024年度产业基础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清单》任务35项,完成揭榜项目专家评审工作。印发《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管理办法(暂行)》,开展省级集群竞赛申报,积极争创航空航天装备、先进材料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稳妥有序推进化工园区认定指导,成都获批全国首批自主创新区。先后成功引进华虹、京东方、一汽红旗等重大项目,达州通用航空产业园、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2个超100亿元项目稳步推进,天域航通什邡市航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都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见效。人工智能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生活与社会治理等各行业,智慧医疗居全国第4位、智慧金融居全国第5位,成都超算中心计算能力进入全球前10,成都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成型。
搭建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家”融通创新发展平台,开展“医工融合”,组织“川产川造”药械对接。加速打造先进核能、西部光源等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全球最大、全国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供应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密封放射源生产基地。推动“四川造”无人机在跨区域应急通信、飓风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广泛应用,全省无人机产品超60种,拥有“翼龙”“双尾蝎”等代表性产品,大中型无人机和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全国领先。卫星网络领域航天载荷装备、地面站网装备、时频产品等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前三。“天府星座”“绵阳星座”等成功组网。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累计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8个,10个场景入选国家人工智能“智赋百景”,成功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平台2个、全国“数字领航”企业3户、全球“灯塔工厂”3个、国家5G工厂2个。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建成运行。2023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899亿元,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上升至59.4%和81.7%,智能制造就绪度居全国第4位。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1+4”行动,加快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节水、降碳先进技术和产品设备,工业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逐年提升,打造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园区一体化制造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 “十三五”期间下降26.85%的基础上,2023年再下降3.4%。
联手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芯屏星感端,存算软智安”全产业链,联合举行“成渝双城数字经济行”活动,签约成立“成渝数字经济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功量产国内首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86兼容CPU芯片,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实现奠基。提质扩容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举办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促成5709家汽车企业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强化数实融合,共同建成5G基站超23万个、国家级“千兆城市”11个,累计推动上云企业超48万家,打造上百个工业互联网有关国家级试点示范。
下一步,四川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8个方面改革任务,立足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强工业领域数据应用和安全监管、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等14项改革事项。同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试点为重点,争取更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改革在四川先行先试。把握国家“两重”“两新”和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谋划、储备、开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通过深化改革焕发工业新机、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应用场景示范打造、数实融合打造关键引擎、谋划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措施,努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成效。QY千亿球友会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