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千亿球友会app微风拂面,连绵起伏的光伏板整齐排列,仿佛是一片蓝黑色的海洋。在位于宁夏银川市灵武境内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巨型装置高耸林立,盘旋半空的乳白色管道布满厂区,脚手架、作业平台上忙碌的身影展示着工厂的活力。
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经过反复科学论证,将宁东基地确定为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号工程”。20年来,宁东基地聚集了一批世界级项目,构建起煤制油、煤基烯烃、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建成了国家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国家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成为崛起于黄河之东戈壁荒滩上的“超级工厂”。
一个规划区面积445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8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西部地区唯一产值近2000亿元的化工园区,如何从亘古荒原上拔地而起?承载着众人希望的工业基地,是怎样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怎么敢“再造一个宁夏”?开创二次创业新征程,利用8年时间“再造一个宁东”,宁东基地广大干部职工是否准备好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宁东基地,解开了这个位于西部的能源化工产业开发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密码。
走进“宁东会客厅”,一块乌黑发亮的煤炭样本映入眼帘,这是拥有“煤中之王”美誉的“太西煤”,其因品质优良而被称为宁夏五宝之一。
精致的香水、高铁上的隔音阻燃材料、汽车的保险杠……不到宁东,或许不曾想到,这些产品的原材料竟都是从煤炭中得来的。
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一块黑黝黝的煤炭,被打成细小煤粉,经受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催化、挤压,转为气态,又凝成液体。在这种形态的转变中,一切有效成分都被“吃干榨净”,继而生产出数十种工业产品,价值能翻到近百倍,这是现代煤化工业铸造的奇迹。
2016年12月21日,宁东基地煤制油项目试车成功,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油品A线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油品,实现煤炭“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的转变,产业成功转型升级。
煤炭领域革命,需要整体推进煤炭在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宁东基地在开发建设之初,就以“高标准、高要求”来规划和建设,使煤电、煤制油、煤化工走上绿色低碳、差异化、循环发展的路子。如今,这里产业布局联动,集聚效应凸显。
走进宁夏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工厂,火焰从近百米高的焦化塔顶端腾飞而起。站在生产线的出口,只见黑黝黝的粉末。捏起一撮,轻轻一揉,粉末竟毫无颗粒感,像流水一样从手中滑落。这家总部在江苏的企业,是全国锂电池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煤炭提取出沥青,3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煅烧,最终变成这种小分子石墨,这是制作锂电池负极的材料。”公司总经理曹圣平介绍。
选择来宁东基地投资,曹圣平看重的是这里配套的原材料产业链。生产小分子石墨所需要的沥青,许多都由宝丰能源提供。“同一个园区内,两个厂房建立原料输送管道,就可以实现直接互通。节省了大量运输、仓储和损耗成本。”
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宁东基地,这样的合作已经屡见不鲜。宁夏能化年生产聚四氢呋喃9.2万吨,过去没有下游加工企业,生产的聚四氢呋喃只能远销浙江、广东等地,运输成本高昂。2017年,宁夏能化与宁东管委会合作引进泰和新材料公司落户宁东,将生产的聚四氢呋喃作为原料供应给泰和公司生产氨纶、芳纶。现在,泰和公司有25%的原材料来自于宁东基地,与宁夏能化成了互惠互利的“好邻居”。
如今漫步宁东工业园区,能看到一个个企业旁边粗壮的银白色管道交错围绕。这既有园区统一建设的蒸汽、输水管道,也有经过缜密规划的原料输送通道。正是这样的管道,将“独立城堡”交错成为一个“钢铁王国”。
十几年来,宁夏举全区之力超前发展煤化工,着力开发煤制油高端深加工产品。随着投资40亿元、75亿元和120亿元等一批高端煤化工制品企业密集落地,宁夏宁东现代煤化工产业已从甲醇、烯烃等初级产品延伸到高端纺织及化纤制品、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润滑油、装备制造、锂电池等十几种产品系类,形成庞大的煤化工精深加工高端产品生产阵容。
目前,宁东基地有企业207家。截至2022年年底,宁东基地工业总产值近2000亿元,实现了宁夏赋予宁东“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的宏伟目标。宁东这个承载着众人希望的工业基地,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从“黑”到“白”、从“白”到“彩”的产业三级跳,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2023年一季度,宁东地区生产总值149亿元,增长11.2%左右,较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好于预期目标。新增规上企业7家,总量突破100家;单位GDP能耗下降9.6%,较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新鲜出炉的数据,展现出宁东基地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年间,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一批批宁东建设者埋头苦干,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推动一座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现任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一分公司车间主任张智敏每每回想起那段奋斗的岁月都感慨万千。200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智敏来到宁东时,只见茫茫戈壁中孤零零一个工厂,工人们都住在简易的预制板房里。
“当时很着急,煤制烯烃的装置运过来,却发现完全点不着火,根本运行不了。”张智敏面色黝黑,头发蓬松,但工服上却整齐挂着两只绘图笔。“不敢干不成,也不能干不成。数百位工人‘钉’在炉子旁,‘吃三睡五干十六’,不间断地对这套设备进行调试。”黑暗中摸索4年,在2010年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夜,当煤炭通过1300度的气化炉实现第一次出产,这个世界首套年产50万吨煤制烯烃装置宣告研制成功。
贺江峰是2003年第一批来到羊场湾煤矿的工人。在他眼里,时光的变化就在身边很多细节里。工作面从打眼放炮改成了综采掘进,矿井支撑从金刚梁柱子变成了液压支架,月工资从50多块钱涨到了6000多元。
“我们井下修了一条柏油路用于运输煤炭,我回去给家里人说他们都不相信。”看到今天园区的发展,贺江峰很有成就感:把青春献给这片土地,无怨无悔!
唐凯是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也是研究对位芳纶纤维制备及其应用领域的专家。他带领团队研究开发对位芳纶制备技术和工程化技术,实现了对位芳纶规模化的投产,填补了宁夏高性能对位芳纶纤维空白。
“已经连续两年过年都没回家。”谈及远在山东烟台的家,唐凯拿出手机,看着手机相册里的全家福,“怎么会不想家,工作实在太多,走不开。本来答应孩子‘五一’回去带他玩,结果也食言了。”
正是有了像张智敏、贺江峰、唐凯这样最可爱的劳动者,他们将自己的光和热洒向这片土地,接力奔跑,无惧风浪,才成就了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诞生和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们迎来了‘开门红’——重大项目最多、新开工项目最多、建成项目最多,这都是宁东基地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出来的,未来我们要突出引进与同步、高端人才与实用技能人才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用人才撑起宁东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宁东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田彦虎说。
近年来,宁东基地把创新型科技人才、领军型企业人才、技能型产业人才、战略型党政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资源,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服务”关键环节,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探索走出了一条“识才、重才、敬才、用才、爱才”的特色之路。人才正成为推动宁东“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由于化工行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在我国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生产安全问题自然成为了生产安全领域需要关注的重点。宁东基地如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锁住”化工风险?
“我们要求所有企业都提供一张图,包括所有装置、原料、产品的位置和储存,万一出现危险情况,以备应急使用。”谈及安全生产,宁东管委会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马仪宏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傻大黑粗’我们不会要,安全管理能力跟不上肯定是不行的。”宁东管委会招商局职员徐渊浩直言,“因为不符合安全这一底线要求,挡出去的百亿项目比引进来的还多。”
在宁东基地园区内,随处可见安全标语,有的企业还将安全生产融入企业文化中。
“作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是我们的底线和红线,安全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才能做好。”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安全总监郭辉说。
今年3月,和宁化学开展了“全员安全生产积分制”活动,通过参照机动车驾驶证年度12分记分制,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控、隐患查治、质量标准化、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安全生产积分制管理。安全生产积分制为所有员工建立了“安全积分档案”,员工拥有了自己的“安全驾驶证”,并可定时查询自己的“安全积分余额”。
“10到12分属于正常管理,8到10分要加强管理,要求专业经理以上的人员每天参加班组交接会,6到8分要求脱产学习,6分以下我们就要劝退了。”郭辉说,虽然是考核,但也要人性化管理,通过积分管理,提升员工的主动性、参与性,共同守护好安全生命线。
“公司还建立了安全文化墙,墙上有家人对员工的安全寄语,对于思想有懈怠的员工,公司还会安排人上门家访。”气化车间技术员曹晓东现在每天出门上班,妻子都会抱着孩子叮嘱他操作时多看看参数。
近年来,宁东基地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开展“安全生产月”“煤矿安全警示周”等活动,举办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宁东大讲堂”,组建由23支专(兼)职救援队、709人组成的消防救援应急队伍,“智慧宁东”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投入运营……一系列创新方法和手段,把安全意识刻进每一个宁东人的心里。
“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不向黄河排放一滴工业废水。”宁东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刘浩信心满满。
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技术,宁东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区建成了国内首套3000立方米每小时化工废水及矿井水处理装置,成为全国首个废水“近零排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发展每前进一步,安全就要跟进一步,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只有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红线,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宁东人深知,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如泰山。
为什么条件差不多的地方,有的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经济运行质量好,发展后劲足,有的引不来好项目,引来了也难以落地,落地了也难运行?关键在服务,服务是最大的变量。
一段发生在宁东基地政务大厅内的对话,凸显了宁东持续强化“项目为王”、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店小二”意识。
来到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整个生产线密闭运转,生产呈自动化运行。这家研发生产农用化学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是看中了宁夏的资源优势,4年前从浙江省来到这里安了家。
“入驻当天,宁东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主动对接,帮助企业理了开户和注册手续。我们是外地人,很多地方都不认识,有了他们的帮助,就不用东奔西跑,确实很便利,我为宁东的服务点赞。”宁夏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京玉说。
说起宁东管委会的“店小二”式服务,曹圣平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施工单位一共大概2000人左右,其中有1000多人是外省的,2020年春节后,分散在全国7个省市的工人不能及时返岗,原定8月开工投产的计划变得遥遥无期。”
正在曹圣平因为项目开工受阻,一筹莫展四处奔走时,宁东管委会派出第一批28辆大巴车,奔赴全国7个省市,免费为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接回了576位工人,百川的设备安装工作得以重启。
好环境吸引大企业,好服务孕育大项目。为做到全流程代办、零距离服务企业,2016年,宁东基地管委会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运营,通过梳理审批清单、制定审批流程图、开展全程代办、压缩事项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网办率等方式,为项目建设节省了宝贵时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目前,企业开办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项目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40个工作日,企业网上可办率达88%以上。此外,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不分企业大小,不分本地外地,一视同仁、竭诚服务,企业满意度连续4年稳居全区前列。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宁东管委会领导带队,管委会相关部门及宁东基地企业和企业家联合组成3支招商小分队,奔赴上海、嘉兴、苏州、杭州、南通、宁波、常熟等地,广泛开展“一把手”招商、国际招商、“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金融招商等,各种招商活动收获颇丰,成功对接日本高化学中国总部、韩国晓星嘉兴总部、韩国泰光常熟总部、中化国际及南通星辰、上海新佑、乐橘科技等20个产业项目,涵盖高性能纤维、化工新材料、氢能、装备制造、共享经济等产业领域。
2月22日,宁东管委会组织召开企业家以商招商恳谈会,招商局负责人介绍了宁东基地发展建设成就和“二次创业”规划目标,聆听了企业家对园区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承诺持续提升“店小二”式服务质量,动员企业家们发挥宁东基地业主的独特资源和宣传优势,为宁东基地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发挥更大作用。
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无事不忧、无处不在。宁东干部深知,拼经济就是拼营商环境,拼营商环境就是拼服务。
每一次的创新与突破背后都是宁东人的坚守与奉献。20年来,宁东建设者们始终锚定奋斗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这个原本阒寂千年的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向世人证明了“小地方也能办大事”的胸襟和胆略,昭示着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书写着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诗篇。
走过青春二十载,奋楫扬帆向未来。宁东基地正以推动国家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二次创业”为抓手,迈向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
“魅力宁夏·红色盐池·相约北京”招商引资推介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京举办
人民网银川5月19日电(李甜甜)5月19日,“魅力宁夏·红色盐池·相约北京”招商引资推介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京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共同助力塞上江南、魅力宁夏的蔚蓝梦想,共同促进滩羊之乡、红色盐池的繁荣发展,共同搭建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的发展平台。…
人民网银川5月19日电 (李甜甜)2023年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也是银川葡萄酒品牌日。以“风土·香颂”为主题的2023贺兰山葡萄酒艺术节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艺术馆开馆启动仪式在漫葡小镇天籁艺术广场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