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球友会网站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产品,是共同富裕的幸福底色,也是无差别城乡的显性标识。昨天,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生态环境助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打造绿色无差别城乡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进一步突显绿色共富,加速城乡融合,推动生态环境保障均等化。
在提高生态环境服务效能方面,该《举措》明确,推进生产生活方式低碳转型,年底前实现所有申领排污许可证企业、全市政府机构碳账户全面覆盖,推动低碳(零碳)试点乡镇、试点村建设,创新建设碳普惠平台,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便利度;深入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强化环评与排污许可证制度衔接,简化小微企业环评审批,推进“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察执法+督查问责”六位一体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改革全国试点,提出将碳评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健全常态化政企互动机制。
在创优环境执法监督机制方面,明确分类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鼓励、支持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污染物排放小、环境风险低、吸纳就业强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对恶意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广泛开展智慧化精准监督,探索对排污许可证、信息公开等实施“云核查”,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不断深化社会化多元治理,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支持重点园区探索创新第三方环境服务等治理模式。
在丰富重点领域政策供给方面,明确加大生态资源要素政策供给,激发地方、企业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加大对嘉湖一体化、“五谷丰登”计划、长东片区未来城等改革创新支持力度,支持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加快绿色发展改革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示范样板。
在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方面则明确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80%以上,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全市域建成“无废城市”;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努力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制度创新“策源地”。
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举措》明确,健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机制、“生态+科技”双向促进机制等,进一步打通人才集聚、创新策源、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的多元通道,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关键,创新改革活权、物业增收、生态飞地、村企合作、绿色期权、自然资源组团等模式,全方位形成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