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生态环境及乡建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中国铁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4-10-25点击数:

  岁月镌刻荣光,奋斗成就梦想。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资央企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引领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就。国资委网站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敬请关注。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铁建及其前身铁道兵始终牢记初心使命,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铁建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抢抓国内外难得历史机遇,锚定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不断调结构、优布局、促转型、提质量,朝着“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的目标勇毅前行,改革发展凯歌高奏,各项事业捷报频传。

  初秋时节,东海之滨。在浙江宁波与舟山之间的万顷波涛之下,随着开挖直径14.57米、整机长度135米、自重4350吨的“钢铁巨兽”——“定海号”盾构机掘进,目前全国在建的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隧道正不断向前延伸。几年之后,复兴号穿山越海直抵中国最大群岛将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此过程中,一代又一代铁建人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为祖国锦绣山河密织交通网络,让“流动的中国”充满勃勃生机。

  自1948年组建铁道纵队,到1984年并入原铁道部,铁道兵36年间,除战时抢修铁路3600余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战备公路430多公里外,还在和平时期参与新建干线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线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从修通战备铁路黎湛线、鹰厦线,到参与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从秘密修建“两弹一星”铁路专用线,到挑战生命极限建设“世纪天路”青藏铁路,志在四方的铁道兵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以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精神,创造多项奇迹,立下赫赫战功。

  脱下军装后,这支队伍转战南北,依然是铁路建设绝对主力。上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中国铁建参建铁路占总里程的50%以上,设计的铁路干线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通车运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建几乎参与了国内所有高铁线%以上的勘察设计和超过45%的建设任务,制定了50%的中国高铁建设标准,为“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作出重要贡献。

  1984年6月,兵改工不足半年的中国铁建参与中国首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设。40余年接续奋斗,为新中国在75年间实现公路总里程增长66倍、路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作出重要贡献。从渝遂高速公路开始,中国铁建全力进军高速公路运营领域,目前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近5000公里,“高速公路+”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从参建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始,中国铁建为国内所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贡献力量,目前建设和运营轨道交通总里程超4000公里……

  大地宽广,经纬通达。从中国桥、中国港到中国路,全程见证并参与交通强国建设,也为中国铁建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目前,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和市政、房建共同成为企业五大支柱产业,市场份额均超千亿规模,山区、沙漠、重载、高原、高寒、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特殊结构桥梁、长大隧道、水下隧道专项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勘察、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并带动工业制造、物流贸易等相关业务快速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密集出台36项制度办法,压茬推进员工“360度”考核、总部机构及薪酬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当前,一场重塑式变革正在中国铁建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这是近年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措施最严、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行动,也是中国铁建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举措。

  1984年10月1日,刚刚脱下军装的铁道兵组建国旗方队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大幕开启。1984年元旦,17万铁道兵将士告别军旗,开始由军队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市场法人主体转变。带着“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的决绝,中国铁建以大无畏的精神、不服输的勇气、争一流的魄力,不断破旧立新、变革图强,完成了由军队到全民所有制企业、到公司化改制,再到股份制上市公司的深刻变革。2008年3月,中国铁建A股、H股先后在上海、香港上市,企业经济实力、资产质量、海内外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铁建将企业改革全面推向深入,长期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机制性、周期性问题得到破解,面貌焕然一新。工程承包主业板块铁路“一家独大”局面被打破,五大支柱市场均衡开拓,新兴市场多元迸发局面形成,投资运营板块发展迅猛,实现由承包商、建造商向承包商、运营商、制造商、发展商的身份转变。

  竞争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铁路平均运行速度只有六七十公里的上世纪90年代,铁四院就投入精力研究世界先进铁路技术,如今他们不仅获得了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高铁设计订单,更提前布局高端前沿系统集成技术、特色品牌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以确保未来继续领先。2007年成立的铁建重工,坚持以改革创新赋能,聚力自主研制高端地下装备,仅用十多年时间,就完成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铁建全力抓好顶层设计,建强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牢牢把握未来主动权。

  中国铁建推动传统产业“六化”升级,牵头未来产业专项任务,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中国铁建已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2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19家。在明确“1+9+N”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中国铁建组建科学技术研究院筹备组,并先后成立了中铁建设绿色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铁四院地下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铁建港航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11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16个中国铁建重大专项也被纳入研发平台管理,不断汇集的竞争新优势和增长新动能,为中国铁建搏击未来产业埋下了伏笔。

  2024年9月4日,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与相关方共同签署《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作为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大亮点,受到中非各界高度关注。

  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坦赞铁路,一直被称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是中非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铁建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为修建这条跨国铁路,中国铁建所属中国土木的前身——原铁道部援外办公室累计派出5.6万人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发送各类设备材料100万吨,用不到8年时间完成铁路建设,其中69名中国专家献出宝贵生命。

  2013年,中国铁建“走出去”步伐加快,目前海外业务已拓展至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年间增加近80个,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位列央企第一方阵。

  扎根非洲56年,在51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或设分支机构,中国铁建在非洲累计建成铁路及城市轨道超过15000公里、公路5000公里,运营维护铁路超过3000公里,目前在非中方员工超过6000人、非洲籍员工超5万人,带动22万当地人就业,累计缴税超2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中企在非第一品牌。

  从非洲到亚洲、东欧、南美,从铁路、公路到机场、港口、矿山,从劳务输出、施工生产到设计施工总承包、工业园区、地产开发,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融进去,扎下根,中国铁建坚定“海外优先”战略,“3+5+N”海外发展体系全面发力,推动海外发展不断迭代升级。

  以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中企海外建设的首条高铁——土耳其安伊高铁、2022年世界杯主体育场——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和非洲首个现代化疾控中心、非洲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为代表的标志性工程遍布全球,多个海外项目获评鲁班奖、国优奖和ENR全球最佳工程奖,让中企品牌越擦越亮。

  中国铁建在尼日利亚出资建设了非洲第一所交通大学,并资助非洲高中生来华留学深造。此外还在吉布提、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建设鲁班工坊3座,为当地人民搭建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农业合作项目,将中国先进成熟的农业科技、农机设备和经验带到了莫桑比克,帮助当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我知道你们的前身是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2023年12月23日,中央、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甘肃省积石山地震灾区视察了中铁二十一局援建的陈家沟和梅坡村安置点,对中国铁建再次挺身向前参与抢险救灾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75年来,作为共和国长子,只要党和人民需要,中国铁建总能挺身而出,逆向而行,成为值得信赖和托付的力量。每当灾难袭来,冲在抢险队伍最前面的,有中国铁建;为造福群众,扶贫帮困鼎力相协的,有中国铁建;走出国门,将一片爱心传到全球的,还有中国铁建。

  人民不会忘记,1966年5月,当大兴安岭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时,铁道兵先后出动1.1万人扑灭山火。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正执行任务路过唐山的铁四师十七团十八连10分钟完成集结,成为最早进入灾区参与抢险救灾的部队。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抢险中,中国铁建抢险队一举创造了我国铁路抢险史上的奇迹。新冠疫情期间,中国铁建专业施工团队抢建“两山”医院,医疗队员逆行出征,全力保供防疫物资。

  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中国铁建以真帮真扶、不胜不退的姿态,发动所属40多个二级单位、30万名员工参与其中,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76亿元,先后派驻扶贫干部104名,帮扶贫困人口13.2万人,在3个定点帮扶县和21个扶贫点全部如期脱贫摘帽后,还继续投入资源,巩固脱贫成果,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铁建将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成立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院,开展绿色低碳产业相关技术研究、产品创新和产业培育,加快形成绿色低碳领域新质生产力。组建生态环保公司,重点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成为全国首个“零能耗”建筑,竹缠绕推动建筑材料革命。中国铁建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坚持建设与保护协同发展,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贡献一份“铁建力量”。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首激昂豪迈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经久不衰。铁道兵的精神品格,75年一脉相承,历久弥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中国铁建赓续铁军血脉,传承铁军精神的30万中国铁建员工迈开大步向前走,整理行装再出发,向着既定目标胜利前进。QY球友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