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司要闻
媒体关注
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丨非遗主题展区”吸引嘉宾媒体关注:网络快车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价值转化
发布时间:2024-08-14点击数:

  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丨非遗主题展区”吸引嘉宾媒体关注:网络快车促进非遗文化传承价值转化

  3月30日至31日,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现场设置的“文化交流 文明互鉴——非遗主题展区”,吸引了众多嘉宾与媒体的关注。同期,在公园1903“云南美好生活”2024茶咖网络文化周现场,20个特色非遗项目,也是现场一大亮点。新媒体时代,传统非遗如何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促进产品价值的转化,激发创新活力,昆明的非遗传承人们,正在积极实践,并给出了答案。

  3月28日,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衡、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瓦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航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廷举,在公园1903“万千气象看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直播间,分享了三项非遗的文化以及技艺的传承工作。

  在直播间,张衡分享了自己“万物可拓、人人可拓”的理念以及自己积极创新,获得“茶饼防伪传拓方法”发明专利的情况。他介绍,在数字化的今天,古老的传拓技艺依然是复制保存金石文字的最佳方法之一,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也在通过开设公众号、抖音账号,参与媒体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传播非遗文化。他说:“云南是一个生物多样、民族团结、生态良好的地方,我将结合传拓技艺,以沉浸式体验活动为抓手,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形式,讲好云南故事,讲好昆明故事。”

  近几年,张航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的《非遗里的中国》、中国青年论坛、TED演讲等多个节目,并开设了公众号“心房瓦猫”,努力做着瓦猫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

  张航认为,瓦猫强调的就是“守护”这个关键词,古人有想守护的东西,现在的人也有想守护的东西,只要守护这个心愿还在,瓦猫存在的空间就还在。接下来,自己会继续参加各类媒体节目和展览,同时通过开设瓦猫学院,让更多人参与到瓦猫文化的传承中来。

  现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各类网络平台,而昆明的很多非遗项目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开设网店、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等方式,传播非遗文化,实现非遗技艺及产品的价值转化。

  云子围棋的制作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可考证的历史有500年以上,目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云南围棋厂在天猫和京东等平台都有旗舰店,并且一直在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着产品的销售和文化的输出,创新推出了云子书签、音乐盒等文创产品。

  云南围棋厂市场拓展部的邵凯琦介绍:“现在网购已经是消费的主流,很多游客在了解到云子产品后,会选择网购直接快递到家。近年来,公司一直依托新媒体平台做直播、短视频等,让更多人了解到云子这项技艺,今后,还将创作更多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作品和星宿图、生肖图等云子文创产品,传播好云子文化,促进产品价值的转化。”

  在昆明非遗技艺中,通过网络平台促进非遗产品价值转化的优秀项目或者传承人还有很多。比如昆明市西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菓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阮智敏,目前在抖音平台的账号“老阮美食艺术”,拥有30.5万粉丝,点赞量达到322.6万,很多粉丝通过网络了解唐菓子后,会到昆明来学习线下课程。而随着需求的增多,阮智敏积极进行唐菓子材料、工具创新研发的同时,也开设了网络课程,让唐菓子这项技艺,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最近几天,公园1903“云南美好生活”2024茶咖网络文化周非遗集市的花满楼鲜花饼摊位前,排队购买鲜花饼的游客络绎不绝。最有意思的是,现场工作人员卖着鲜花饼,接受各类媒体采访的同时,也在通过直播宣传和推介着鲜花饼这项可以吃的非遗。花满楼鲜花饼在网络上的热度也不低,恒隆店售价38元/盒的现烤鲜花饼,在美团平台上半年的销量达到了7.2万单以上。花满楼鲜花饼恒隆店导购钱书宇介绍:“公司在多个平台有网店,现在不仅公司会做直播,也鼓励各店的员工做直播,鲜花饼作为极具云南特色的非遗伴手礼,在网络上的销售情况一直很好。”

  除上述非遗项目外,不少非遗项目积极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媒体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产品价值的转化。比如安宁扎染,有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账号、抖音账号。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宁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成介绍:“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展示,让喜欢而且想体验扎染这项技艺的人找到了我们,并到店上来体验扎染技艺,更好地感受到扎染文化。”

  昆明市掐丝珐琅彩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邓璧玲将传统纹样、云南丰富的民族元素、山川河流与特色地标建筑融入创作中,积极讲好云南故事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技艺和材料的创新,使用环保材料制作的炭饼画作品,兼具观赏性与环保属性,近期创新推出的掐丝珐琅宝石以及琉璃彩画作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邓璧玲介绍,在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方面,公司有微信公众号,在小红书、抖音、百度等平台上也有账号,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方式,宣传和推介掐丝珐琅技艺,现在,公司还针对客户的需求,推出了线上课程,让喜欢掐丝珐琅技艺的人,突破时空的限制,学习和了解这项技艺。

  邓璧玲说:“网络信息广泛多元,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网络上有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也会向创作者购买版权来丰富我们的产品。未来,我们也会更积极地运用各类网络平台,让掐丝珐琅彩画这项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绘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孝国手下,原本普通的葫芦变身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葫芦提琴、茶具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说:“互联网也是一个开阔思路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更丰富的艺术形式,再把这些艺术形式与葫芦雕绘技艺结合,就能产生更具艺术感染力、更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昆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非遗项目数量众多、类别丰富。目前,昆明市共有非遗四级名录项目779项、代表性传承人958名。

  昆明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凤英表示,昆明市始终以传播普及为基础,以宣传展示为抓手,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传统非遗项目积极拥抱互联网,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来组织宣传和推介,一方面也需要各类媒体平台的关注与传承人积极参与,尤其是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更需要我们去关注,让这些传统的技艺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传承。qy千亿体育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