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司要闻
媒体关注
地学科普的媒体视角及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0-18点击数: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地学科普的力度、广度与深度,不仅影响着地球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入程度,而且关系着地球科学自身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的突出、传媒科技及业态的变革,地学科普内在和外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媒体在地学科普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认识和重视,并成为科学普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力量。在地学科普及传播中,专业媒体、大众媒体通过自我审视和自我定位,力图通过有效的对话机制和路径选择,实现科学领域、媒体、公众“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和高效传播,从而提高社会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知和地学素养,推进地球科学的普及应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行星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地球的动力学、地球的演化、人地关系和全球变化,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过去、现今及未来的行为,涵盖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气象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

  所谓的地学科普,就是利用各种媒介,面向普通大众,介绍地球科学知识、推广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整个科学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地学科普的主体之一,新闻媒体因其社会功能和传播特点在地学科普发轫之时便参与其中,并在地学科普及传播乃至地学发展的实践中,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重要力量。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地学科普多以100多年前近代地质学传入为始。自此,我国地学科普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与新闻媒体如影相随,相促相成。地学科普在丰富媒体报道题材、拓展媒体报道视角的同时,也通过媒体的规模生产和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在社会受众中最大范围地传播与推广。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地质学传入我国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当时世界一流的地质学家,开始传播普及地质科学,

  例如,1909年,由中国地学会主办的《地学杂志》创刊,有力地传播了近代地质学。1933年,《科学画报》创刊,翁文灏、叶良辅等地质学家为特约编辑,开设了“科学咨询”栏目,矿产类尤为甚多。

  同时,地质学家们也开始撰写游记之类的地学科普作品,并刊发在媒体上。例如,丁文江利用野外考察的机会,于1932年~1934年间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漫游散记》,堪称地学科普作品中的代表作。

  应当说,这一阶段地学科普已经与新闻媒体建立了一定关系,包括地质学在内的科技期刊发展迅速。在这一阶段,进行地质科普的新闻媒体多为地质类的学术期刊,社会类媒体少有出现,而科普主体为地质学家,面向的多是知识分子阶层和学生。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我国地质科普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启动。这一阶段,全国各地的科技报刊迅速发展。

  其中,《上海科技报》、天津的《开发报》、《辽宁科技报》等侧重于为工矿等机构服务,报纸上的地质矿产知识相对较多,读者多定位于特定人群,如工矿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对地质学感兴趣的群众。1959年8月,原地质矿产部主办发行了月刊《中国地质》,内容涵盖了地质科学的各个方面,在传播、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阶段,面向社会受众的科技类报纸发展迅速,新闻媒体与地质科普工作结合紧密,其科普重点针对矿区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特定人群,主要形式是科普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科普政策法规的出台,我国地学科普事业再次迎来了春天。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基于对社会热点的趋向,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地学科普的关注和报道逐渐增多;而地学科普的内在传播需要,也使其希望借助新闻媒体的专业优势,推进地学科普的社会化、规模化。

  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意味着,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科普宣传工作是法律授权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继《国土资源“十三五”科学技术普及实施方案》之后,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年)》印发,提出借助新闻媒体开设科普专栏,解读地质调查重大成果,传播地质知识和地质科学精神。

  这一阶段,除与地学相关的专业媒体之外,社会媒体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报道内容也逐渐增多,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普及逐渐分离,一些地学科普机构与专业媒体、社会媒体等建立广泛联系和沟通机制。在地质科普活动中,科学家和新闻媒体在合作基础上的分工逐渐细化。

  纵观人类地学发展史,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性发现和事件大都是通过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而产生轰动效果的,在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传统认识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地学自身发展。

  19 世纪中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当时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和记者进行的,但科学共同体、科学家承担起了科学普及的重要角色。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提出了科学家应帮助媒体全面深入地介绍和报道科学和科技进展。

  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通过发表的《科学与利用科学知识宣言》提出,在科学事业发展中,“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000年,英国国会上议院发布《科学与社会》报告,认为当前的科学传播应聚焦于对话,或者说科学家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20世纪90年代,著名科学传播学者莱文施泰因对科学与传媒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目标——“把科学与传媒的研究整合到一种更宽泛地理解科学传播的情境中来,弄清科学传播在科学与科学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2002年,英国科学媒介中心成立,旨在促进科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于英国大部分媒体在科学传播方面的表现,该中心评价为“做得还不错”,并认为这得益于专业的记者、经验丰富的新闻发言人和负责任的科学家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作为科学媒体高度发达的国家,美国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投入达1∶1,其成年人主要的科学信息来源是媒体。

  长期的实践证明,媒体与包括地学在内的科学普及与传播从一开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之后的发展推进、调整平衡中找到了相对清晰的定位,成为地学科普及传播体系中支撑科学共同体、公众乃至媒体自身互动的重要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媒体的参与,使地学科普及传播避免了由于“只重视地学与公众的关系及传播内容,而忽视具体传播过程”而可能走入的困境。

  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地学科普得以借助大众传媒大规模地进入社会公众层面,并通过大众传播特有的社会系统,作用和影响于社会。而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多样化和生产传播的范式化,使得地学科普无论在传播内容还是话语表达上,都呈现出大众传播的特征。

  大众传播的科普及传播往往与其信息传播、文化传承、监测环境、社会协调等功能交相融合,共同作用。在地学科普中,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多体现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上;其环境监测和社会协调功能也时有体现,是新闻媒体较之于其他地学科普方式所特有的,尤其是在大众传媒中的专业媒体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决定了新闻媒体与地学科普发生交集并相得益彰,也使地学科普借助新闻媒体的视角,拓宽了传播范围和传播思路。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地学科普的呈现形式上。

  基于对新闻价值和宣传政策的考量,新闻媒体不仅仅是为了做科普而做科普,而是将地学科普与新闻报道、文化传承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媒体特色的科普内容产品。新闻媒体地学科普的内容极其宽泛,并且更容易传播到社会公众层面。新闻媒体地学科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

  单纯的地学科普。这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的公益性上,具体表现为纪念专版、相关专题、科普专栏等,主要传播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相关人物背景、专家来稿、约稿等。同时,新闻媒体这部分的地学科普与国家及相关部门的科普政策规划有关,并在主题上与其保持高度一致的倾向性。

  地学科普+新闻报道。这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的日常报道中,在专业媒体中尤为多见,多表现为消息、通讯、专访、特写及深度报道等。应当说,地学科普+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进行地学科普及传播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实践形式。融合了地学内容的新闻报道,无论是地学科技报道、地学事件报道,还是地学人物报道、地学文化报道,在大众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中最为常见。并且,实践证明这种传播形式使用得最为广泛,也最为有效。

  地学科普+新闻评论。QY球友会网站这主要体现在重大事件发生和社会问题需要解决的关键时刻,及时通过地球科学的普及与传播,呼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有理有据地适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由于传播的多为意见性信息,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仅是意见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且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具有更强的社会效应。因此,地学科普+新闻评论应掌握好时(时间)、度(分寸)、量(数量和质量),利用好新闻评论的强大社会效应,适时扩大地球科学的社会影响力。

  地学科普+文学作品。新闻媒体这种形式的地学科普多体现在其副刊中,例如地学领域的历史记录、人物回忆、报告文学、散文游记、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应当说,作为一门有着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地球科学从来不缺少大师的风采,不缺少令人惊喜的发现,不缺少令人感动的故事,不缺少令人赞叹的研究成果,缺少的只是社会化的集成作品与传播渠道。文化副刊是新闻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阵地,是凝聚地学精神的高地,也是地学对接社会的一座桥梁和纽带。因此,地学科普+文学作品的传播效果往往出其不意。

  较之于其他形式的地学科普,新闻媒体的地学科普往往因其生产特点和规范取向而呈现出某些独有的特点:

  话语解译。众所周知,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面对的是分散的、无名的、数量极大的社会受众,而包括地学科普在内的科学领域,有其特有的话语符号、语境及其表达、交流机制,科学与社会受众处于不同的话语环境中。在地学科普及传播中,新闻媒体若使社会受众快速领会与接受所传播的地球科学信息,必须对其进行话语转换,形成新闻语言,从而为社会受众所理解并与其交流互动。这主要体现在新闻话语的结构及文本制作过程中对话语符号、用词谴句、修辞、语体色彩、语境营造的选择与处理上。

  新闻范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构建新闻文本的业务规范,包括对宣传政策的遵循、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对版面元素的编排等,都有自身的选择与处理规范和要求。并且,从记者、编辑到编审、总编等,整个信息的制作流程中,都有着肩负这样职责的“把关人”。因此,在地学科普及传播中,新闻媒体也要按照这一范式,完成以地球科学为内容的新闻文本,使得“高大上”的地球科学不仅具有了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还有基于有效传播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

  议题设置。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系统,这一社会系统不仅能监测社会环境,还能通过主动议题设置,正确引导舆论,来完成某种“解释”和解读。新闻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进行地学科普及传播,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通过议题设置,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及时跟进、融入地球科学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得地学科普及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贴近性、实效性,也更具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规模生产。新闻媒体的大众传播,是其采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针对社会受众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种活动的日常性、持续性、规模性使大众传播显示出一般媒介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凭借新闻媒体的这种传播优势,地学科普在大众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传播中,更易抵达和影响社会受众。

  整合传播。当前,媒介融合是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借助新的传媒技术与网络发展,中央厨房式的一体化生产、多渠道传播已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实践。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融入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并形成了基于先进技术和多元渠道的整合传播。通过这种整合传播,地学科普在新闻媒体的传播实践中,可以被一点多线地传播出去,其传播效力不可小觑。

  尽管新闻媒体在地学科普中展现出了其特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应当看到新闻媒体地学科普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新闻媒体在地学科普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挖掘,某种程度上只是被视为一个中介和管道。在我国,新闻媒体与公众、科学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地学科普及传播在大众媒体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其影响力量与学科贡献和地位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具体到微观上,则表现为:地学科普融入新闻报道的原创性内容涉及面窄,地学资源作为新闻资源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地学科普组合传播的实践不多,社会事件、社会名人等社会效应下的地学科普组合传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在地学与社会受众,媒体尚未找到一种理想化的平衡,使得地学科普及传播或趋于学术化,趋向简单化,或忽视社会受众的需求认识,或忽视科学的本质及规律,从而发生某种偏离,等等。

  作为独立的传播力量,新闻媒体在地学科普及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体自身,都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提高地学科普及传播的社会影响力,既是其科学传播能力的体现,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1.提高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的科学素养。新闻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是针对社会上特定且因为某种关系而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而进行新闻报道与宣传的。对于专业媒体而言,进行地学科普及传播尤其需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记者、编辑到编审领导层,从信息采集、制作到信息发布,从各个岗位、部门到整个传媒组织都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质,当好地学科普及传播的“把关人”。尤其是专业媒体的编采部门及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熟悉并掌握地球科学及其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的关系,才能保障其对信息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完整呈现性,才能做出科学的预判,设置有价值的科学议题,在关键时刻和必要之时正确有效引导舆论和协调社会。专业媒体需要借助这样一批地学名编辑、名记者,提升自身地学科普及传播的影响力。以成年人科学信息来源主要为媒体的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许多报社设有专门的科学记者。

  2.重视科学家在新闻媒体中的角色担当。在国外,科学家参与开展科普活动有很长的历史沿袭,并形成了一整套体制,如英国学会组织的“圣诞夜少年科普讲座”以及德国的“科学长夜”都是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进行科普交流的经典案例。在我国,地球科学家从地学科普及传播之始就充当着为地学鼓与呼的重要角色,并在现今的讲堂讲座、科普基地、科普读物、公共报告等诸多科普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新闻媒体的地学科普也离不开科学家的参与、支持,甚至某些时候发挥的作用超过媒体本身。美国的著名期刊《科学美国人》曾邀请科学名流为其撰稿。在地学科普中,新闻媒体应重视和挖掘地球科学家在新闻报道、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尊重科学家、尊重科学,通过其角色呈现、话语表达、内容融入等在提高地学科普的权威性、科学性的同时,提高其趣味性、鲜活性。

  3.深入挖掘地学科普融合内容。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曾经说过,科学在中国还没有生根。需要关注的现实是,不少社会公众容易将科学与科技、科技与技术混为一谈,从而缺乏对科学本身乃至科学精神的了解、敬畏与反思。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包括地球科学在内的科学普及与传播并未为社会受众所真正了解与全面认知,也并未真正抵达社会受众的精神层面。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对地球科学的需求不断增长,正是地球科学与社会对接的良好契机。如何向社会推介和普及地球科学?新闻媒体应重视其在科普及传播中独特作用,强调新闻性——重视将新闻热点融入到科普宣传中,把地球科学与社会科学、地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地学成果与社会影响等相结合,使地学科普不仅仅包含地球深部奥秘、生命演变与起源、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矿物鉴赏等地学知识,还融入地学动态、地学成果、地学人物、地学历史、地学文化等,广泛涉及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地学旅游等诸多贴近普通社会受众、政府相关部门、科研院校、行业群体的领域。

  4.推进社会效应下的组合传播。中国科普研究所通过研究发现,单纯的科普和独立的新闻报道,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因此认为科普内容与新闻报道相结合应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也是当前新闻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着力推进的一大实践,即利用社会事件发生之后的社会效应,针对社会受众的关注点、困惑点、兴趣点等进行科普内容的科学设置与组合传播,从而实现传播的最佳效应。对于地学科普而言,与之相关的社会事件多体现在具有较大社会作用和影响的地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重要事件、公众人物、地灾防治等方面,这也是新闻媒体需要关注和挖掘的——以地学相关的社会事件为切入点,关注和研究社会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社会受众需求,适时推出不同内容、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地学科普内容产品。这既是地学科普及传播的有利契机,也是新闻媒体加强和引导社会舆论、提升自身社会影响与公信力的重要时机。

  5.建立和完善地学信息发布与对话机制。欧美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已有硬性规定,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一定要在申报书上写明除了做项目之外,还要承担什么样的科普任务。近年来,英国大学和科研院所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和科学爱好者互动;许多科研机构也同媒体建立了专门的联系,媒体成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也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主题,形成了科学-媒体互动的科学传播机制。在我国,地学信息发布的权威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及社会团体等)基本与媒体构建了相对稳定的联系,有的还建有一套定期信息发布及与媒体对话的沟通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地学科普及传播。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地质调查每个计划、每个工程和每个项目都要设立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目标任务,并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制。需要指出的是,在建立和完善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联系沟通机制的同时,既要尊重科学及科学家,也要尽可能地保持媒体的相对独立性,从而使地学科普及传播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真正在科学界与社会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综上,在媒体的专业视角下,地学科普呈现出媒体所特有的文本内容和传播路径。媒体也由此成为地学科普中重要主体之一,不仅拓宽了地学科普及传播的视野和格局,也推进了地学科普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并通过与科学界、社会受众的对接和互动,促进了地球科学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但应当看到,新媒体形势下,新闻媒体仍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加强与科学家合作等,创新和拓展地学科普的内容产品和传播形式,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对话机制,凝聚科学共同体、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力量和共识,真正使地学科普这一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