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司要闻
媒体关注
媒介发展的三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4-08-08点击数:

  人类的媒介历史并不长,这里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使用媒介,并且是为了传播信息。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人类的传播本能是什么?人类有没有传播本能?如果说有的话,它会出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在重大灾难发生时,这种本能就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比如说去年的日本大地震,这时体现出来的是人类作为传播动物的一面,谣言的传播,情绪的扩散。这些在平时的传播中通常是被遮掩的。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媒介的历史会这么短?这当然会涉及技术的发展,包括硬件的产生,因为人类的灾难和突发重大事件早就有很多。话分两头,假如说人类的媒介设计在初期主要是为了应付灾难和重大事件,由此,媒介的日常设计可能就会表现得不同。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媒介起源,这就是思维的介质。从人类思想史的角度看,思维介质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借助书籍来思维和借助电脑来思维应该是有区别的。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这里可以改为“媒介即思维”,或者说“媒介即思想”。书籍又可以分为名著思维和畅销书思维。电影、电视以及广播也可以用它们的传播方式影响人的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或者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也许可以从一个另类的侧面来解释为什么媒介的发展是分阶段的,并且发展周期越来越快。换言之,我们的传播本能还需要等待关键性媒介的发明创造,这些经典型媒介才可以满足我们的传播本能,并且发展这种本能。

  因此,我把人类的媒介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称之为媒介产品阶段。怎么看这个阶段呢?事实上,一直到今天,这个阶段也还没有结束。它的标志是传播者变得越来越强大,整个传播过程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媒体是信息的生产机构,受众是信息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还没有足够强大,那么,整体的信息流程就是以生产为主的,生产者是关键,虽然消费者的意见也是重要的,但是,反馈的速度是非常慢的,直接造成了互动基本上是一种形式。

  假如我们真的说有自媒体时代,那么,它的开始时间应该提前到人类的书籍时代,而不是网络时代。因为书籍传播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尽管我们至今也不大喜欢把书籍称为媒体。我们通常看的书都是由个人写作的,很少有集体创作,这也许就是我们愿意把书籍视为最早的传播媒介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今天号称是媒体的均为有组织的单位,并且,机构越大,影响越大。因此,我们可以说媒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有组织的阶段,是生产的阶段,属于产品阶段。媒介的任务就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然后给读者去消费。

  从书籍到杂志,再到报纸,我们看到的是从个人逐步走向组织,个人言论被编辑部观点取代,信息的自我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但是,与此同时,通过组织来获取信息的成本却在逐渐下降,这使得人们转向廉价的报刊。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越来越明显,以至于他们看上去好像是两个阶层,一个是传者阶层,另一个是受者阶层。

  我所描述的这些传播现象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我在这里使用的阶段这个概念并非单纯指一个已经结束的时期,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模式,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久。它和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的到来并不矛盾,只不过它出现在第一的顺序上。

  不得不说的是,媒介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经济的影响,当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我所谓的媒介发展的第二阶段就要来临了。政治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政府总是希望介,这就自然带来了媒介组织的强化。这里的媒介组织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属于政府的组织,另外一个是民间的组织,也就是一种自组织。有很多政府希望媒介组织是属于政府控制的,但是,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当媒介组织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庞大的时候,政府还能够负担吗?无疑,媒介组织在许多社会中都被视为一种特别重要的组织,于是,完全让其自由发展的可能是比较小的。

  在媒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我们非常容易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记者是中介吗?他们帮助我们了解和调查这个社会,看上去媒介就是一种中介,记者是在转述。这样的中介是被两头委托的,媒介看上去就好像在帮助一个人买房子,再帮助另外一个人卖房子,他们是中间人,是两头委托他们。和卖房子不同的是,记者只能接受一种委托,就是公众。如果没有记者,我们只能说出我们亲眼看到的,而此刻间接应该比直接重要。这时候的传播模式我们可以称为中介人模式,新闻记者和编辑充当中介人,媒体是中介机构,媒介生产的是中介产品。

  于是,我们能够给新闻记者提出的最高标准就是专业精神和职业立场,包括客观性和公正。但是,记者毕竟是人,我们会挑剔他们的服务。

  如果说媒介产品阶段是我们的过去,那么,看上去媒介终端就是我们的现在。这里所谓的媒介终端说白了就是以受众为中心,上一个阶段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虽然受众一直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生产为中心的时代,就像我们都经历过的时代,产品总是供不应求的,如同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者的形象总是特别高大的,而纯粹的消费者很容易被形容为寄生虫,享乐者是非常容易受到批判的。所以,受众是被动的。

  而在媒介终端阶段就不同了,网络时代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就是终端为王,传统是传播为王。首先,在这个阶段里,媒体本身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现在已经成为媒介研究的一个关键词。问题是,这个概念过去主要是被用来描述媒体内容和受众的阅读状态,而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今的媒体本身也正在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不断拆分媒体,比如说博客和微博。千亿体育登录入口官网媒体和媒介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其次,媒介终端阶段出现了自己人办给自己人的媒体。彭博社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路透社大概不会把它放在眼里。可是现在不同了。我在英国时听一个路透社资深记者说得颇有道理,在财经新闻上,过去我们习惯于有最好的记者,也就是最好的中介或者说是媒介。而彭博的做法是自己人做给自己人,他们本身就是交易人出身。这可以视为一种去中介化的行为。我们不妨把这种传播模式总结为自己人模式,自己人做给自己人,彭博社是代表,节省了中介。

  最后,就是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肤浅。当媒体在提倡浅阅读时,我们是否也在放弃媒体的深层次影响?我在这里说的媒体浅影响,是指受众越来越觉得媒体上的东西和他们无关,读者和媒体的关系越来越弱,越来越浅层次,消费色彩越来越浓厚,娱乐味道越来越重,媒体影响越来越间接,这就不同于生产传播模式流行的媒介产品阶段。

  我们不能说媒介终端阶段已经完全取代了媒介产品阶段,看上去这两个阶段是交织在一起的,媒体依然很强大,它依然有穿透受众的能力。问题是,这种媒介穿透力在今天还有什么样的意义?从子弹论到注射论,从有限效果论到沉默的螺旋理论,媒介的受众理论经常是侧重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或者说它们也更适合那样的时代。而今天,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替代生产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媒介变得更加日常化。这恐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还有一个背景是难以忽视的,就是青年文化的崛起,这几乎是和消费文化平行的伙伴,我们也可以称为青年的革命。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开始的青年革命似乎更多的不是发生在政治领域,而是发生在消费领域。最近的例子就是苹果公司产品的流行。青年人通过引导消费来影响社会。这可以说是间接的政治方式。这是否说明人类的革命模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父辈传递的梯度革命模式?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很多青年人在网上看电视。目前在网上看电视的都是什么人?大概的判断是青年人居多,看外国电影和电视剧最多,其次是看国外的娱乐节目。中国的网上电视观众规模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文化输出有了新的场所,这就是网络。甚至于这会导致电视剧具有了更多的跨文化传播色彩,这种现象在过去是没有的。

  同样矛盾的是,我们的社会精英还看电视吗?有了网络后,很多青年人疏远了电视,这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而我们经常会忽视的是另一个远离电视的群体,就是社会精英。当我们试图用娱乐化的方式把年轻人拉回到电视机旁边时,很多人可能忘记了,娱乐化也是双刃剑,它会让社会精英也远离电视。

  这似乎是最难以理解的阶段,过去的阶段都是以传播者和受众来划分的,现在,媒介产品变成了产品媒介。看上去只是两个词汇发生了颠倒,但是,意义是大不相同。

  什么是产品媒介呢?乔布斯去世后,很多人都注意到创新问题。在中文里,创新比创意的概念大。从媒体到终端,再到产品媒介,这似乎是人类媒介发展的三个阶段。媒介产品和产品媒介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媒体生产出的产品,而后者则是一种新的媒介品种。这就是苹果公司给我们的启示,其中互动和有趣是使用这种媒介的前提。

  那么,乔布斯给创意产业带来了什么?首先,他让人再度关注创意,创意能改变世界。其次,他又一次证明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优秀是一种习惯,创意也可以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可以培养,也可以改变。还有,就是产品也可以成为一种媒介,我们也许可以称为产品媒介,它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媒介形态。

  我们还可以问:乔布斯和默多克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拥有一个媒介帝国,都对媒介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是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有控制欲。不同的是,老默把媒介做成了政治,他控制着媒介。而老乔则把媒介做成了艺术,他解放了媒介。前者留下的作品是“窃听门”和太阳报风格。后者留下的作品是苹果系列产品。把产品做成艺术,这好像就是乔布斯的路子。反之,把艺术做成产品,这是所谓的文化产业。二战以后,乔布斯大概是第一个因为产品而接近伟大的人。他可能会反感商品的概念。我想,他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主要原因是他在做媒介,他可以说是实践上的麦克卢汉,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麦氏预言,媒介是人的延伸。

  我们甚至还可以比较一下手机和名包,“爱疯”和“艾微”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名牌,都显露身份,都和身体有关,都贴身,都是把商品变成了艺术。不同的是,“艾微”包只属于女性,并且被作为消费主义典型符号来批判。而“爱疯”手机则面向所有人,当然首先是青年人,它把艺术进一步做成了媒介,做成了人类关系,做成了一种打破身份的身份。过去的媒介占有通常突出的是身份和资本,信息的占有者和控制者经常是合二为一。现在开始好像不同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分离了。网络是最明显的证据,比如说微博,绝大多数由青年人所占有,但是,奇怪的是,青年人似乎并没有控制微博。电视也有这种现象,这可以说是话语权争夺。

  有意思的是,与产品媒介阶段共存的是关系人传播模式。以微博为例,它突出的是关系传播,云传播,由点而面的扩散式传播。这看上去是一种传播的复古,就好像是大众传播又走回到人际传播,不论是电视的拟人际传播,还是网络的虚拟人际传播,在理论上,它们都不大可能直接回到从前,它们只能是螺旋式上升的阶梯。问题是它们会向哪里去?虽然我们还不能看到未来传播形态的全貌,但是,通过产品媒介阶段的变化,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迹象。

  显然,技术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网络,好像给媒体的个人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问题是,技术并不带来传统的方向和意义,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传播?技术并没有自然地帮助我们实现自媒体时代的梦想。

  上述的三个阶段如今是共存的关系,如同新媒体并没有完全取代旧媒体。它们是一种错位的共存。看上去这三个阶段的进化过程是很合理的,似乎有某种内在的逻辑,比如,古老的圈子式的传播现在好像又回来了,不过,今天的圈子式传播具有了更多的外向色彩,也就是说,它可以被称为外圈。而传统的圈子传播是内向型的,看上去包含了更多的组织色彩。而当今被冲击得最厉害的似乎就是组织传播,与此同时,解放得最明显的就是陌生人的传播。特别是目前越来越火的社交媒体,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都有很大的影响。

  古老的人际传播属于熟人传播,而现代的经过改造的人际传播变成了陌生人传播。人们对离自己越远的事物表现出越发浓厚的兴趣,而对身边的东西则常常视而不见。传统的熟人传播链好像断裂了,很多人似乎怕在传播环境中遇到熟人,因为越靠近被传播对象的人往往越不相信媒体的宣传。大众传播先是无情地摧毁了人际传播的原生态,接着就是它开始吞食自己种下的恶果,它的公信力下降很多,它的大众穿透力遇到了人际传播层的顽强抵抗。看上去大众传播对受众是一视同仁的公正,但是,由于经济等一系列原因,大众传播开始学习人际传播的分类方式,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这可能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大众传播的矛盾。

  如果说媒介是人们手中的传播工具,那么,在产品媒介阶段,这种工具就从集体工具变成了个人工具,这在形式上是说得通的,只是它受到了内容的限制。有了个人传播工具以后,看上去我们每个人真的成了传播的动物,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类的传播本能。乍一看,这好像是个人和集体的对抗,传播究竟是一种个人行为,还是一种群体行为?或者说,形式上的个人主义和内容上的集体主义之间有没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