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通过案例分享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达成了许多关于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共识和结论,为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12月10日,“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医院管理者,共同探讨如何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议指导单位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会议由健康界、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主办,皮尔法伯制药(中国)和复宏汉霖支持。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在主持开场时表示,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转型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顺应了医学科技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新需求。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社会共识度和认同度越来越高,各方的推动力和践行的自觉性越来越强,让我们共同携手以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为引领,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刘希华说。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先志在致辞中提到,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如果说他们是“高原”,那研究型医院就是“高峰”。大力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符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高度契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因此建设研究型医院,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衡量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二者内在统一,相互赋能,应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实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在会议致辞时表示,国内大型公立医院必须走高质量发展和研究型医院道路,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要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领跑,想达到这些目标,研究型医院学会和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医院就是广阔平台,是大家共同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责任的体现。
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女士在致辞中说,“许树强院长提出,高水平医院要瞄准国际一流,在医学创新中要做主体、起主导、当主帅;何振喜会长也多次明确了研究型医院的定位,即承担难病诊治、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职能的高水平医院。”她表示,健康界十多年来持续在行业内聚焦医院管理、医院发展,寻找和传播优秀方法论,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传播中国研究型医院建设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最前沿知识,为行业做好传播和交流服务。
作为活动的支持方,皮尔法伯制药(中国)高级商务总监卢瀚提到,研究型医院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战略、新模式,以产生新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科技为根本目标,以难病诊治为核心职能,以医研融合为发展模式,以治疗内涵为主体责任,以创新转化为主要特征,以为人类做贡献为价值追求,这与皮尔法伯所倡导的创新理念完全契合。皮尔法伯非常荣幸能参与共同探讨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的重要话题当中,为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有效赋能,为医疗行业做更多的贡献。
在演讲环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姚军作了主题为“研究型医院建设与2023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及数据分享”的报告。姚军表示,从评价遴选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2023年参评医院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参评医院最多,分别为13家、10家、10家。从医院类别上看,综合医院占比90.6%,专科医院占比9.4%。入选医院平均得分为73.8分,难病诊治为30.5分、科技创新为23.6分、成果转化为19.7分,高于其他医院,但进一步分析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不难发现,成果转化得分较低,入选医院成果转化平均仅得满分的65.5%,说明医院成果转化普遍较弱。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果转化评分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到,入选医院在制定标准、规范、指南等成果转化方面自主性强且数量多,但药品器材转化难,位于靠前位置的入选医院成果转化情况也不乐观。而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医院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创新转化部副主任张旭带来“研究型医院成果转化平台介绍”的报告。在报告中,张旭介绍了研究型创新转化服务平台的特色和应用,并指出平台重点聚焦在难病诊治创新成果转化和研究型医院成果转化上。
作为2023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示范医院代表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在分享中介绍了浙大一院研究型医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裘云庆表示,浙大一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额年均约12亿,2021年“国考”科研经费总额全国第一;2023年,医院国自然基金获立项项目159项,亦属于全国领先。医院同时打造打造全球医学前沿技术创新高地,在、传染病重症、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等关键领域,推广应用国内外“首创”标签技术30项。在吸引人才方面,浙大一院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诚信留人,文化留人,并且努力培养一批临床、科研“两手抓、两手硬”的临床科学家和研究型医生,营造全员创新、踊跃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优质生态。
另一家评价遴选示范医院代表医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伟林进行了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浙大二院探索与实践》为题的主题演讲。王伟林表示,作为浙江省西医的发源地,浙大二院始终稳居国家队“第一方阵”前列。有如此卓越的表现,得益于浙大二院一直秉持传承创新,以此引领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自我突破,攀登高峰。王伟林重点提到,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大力推动“加速康复”,制定“加速康复”工作方案;与此同时,检验结果互通、急救互联更高效等,都是浙大二院数字赋能医疗的具体体现。“建设研究型医院需要有大的空间,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浙大二院的未来医学中心——萧山总部院区有望在两年后投入使用。”王伟林透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在进行邵逸夫医院的经验分享时提到,医院应是创新的源头。过去几年,邵逸夫医院在这方面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别人为了写文章而研究,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研究,因此最近几年,医院共15个产品是员工自己发明的,已经在临床进行应用,我们不光是临床医生在研究,连后勤管理人员也在研究,比如他们发明的医疗废弃物闭环管理系统的软件产品就很好。”蔡秀军说。
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许树强主持的研讨环节中,多位医院管理者从各自医院出发,分享了践行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研究型医院的经验和挑战。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书记杜金林、浙江省中医院书记何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负责人李杰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书记李明、嘉兴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展飞、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梁宁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欧启水、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书记童向民、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周清河。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在进行会议总结时表示,研究型医院是医院发展的新动能,大医院一定要做好创新转化。“大家作为公立医院的书记和院长,将医院建设的目标定为研究型医院,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是‘灯塔’,可以引领医院的发展。”何振喜说。
QY球友会网站
本次研讨会为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通过案例分享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达成了许多关于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共识和结论。相信在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