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生态环境及乡建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10-15点击数:

  作者:罗会钧(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意如(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立足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从以下三方面采取行动。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是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策略,又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引。

  一是要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时代背景,反思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高度污染、自然资源过度耗竭的生态危机,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一方面,加快形成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真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生态理念。

  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遵循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发展的主要原则,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生态战略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等重要矛盾。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促进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双向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要坚持健全绿色发展生产体系。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在改变原有粗放型生产方式,持续推动传统重化工业绿色化改造的同时,要推动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提高产业绿色转型的牵引作用,加快促进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努力实现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特别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为11位,已经连续十年稳步提升。未来,我国要不断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推动绿色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依靠科技创新突破绿色发展技术瓶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要坚持推进绿色消费。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研发优质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政府可通过制定绿色消费促进政策,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优先全社会绿色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消费持续降低,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以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绿色家具、共享商品等为代表的绿色产品规模逐步扩大,绿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应进一步实现政企联动促绿色消费,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消费,引导人们形成良好消费习惯,营造绿色文明的消费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问题。

  一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主要是做好生态系统风险评估、动态监管及逐级修复工作。在评估中,政府牵头成立相关专业评估机构及团队,对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科学设置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和修复标准,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治理方案。在监管中,把绿色技术、精密仪器、信息化手段广泛运用于治理全过程,实时动态调整治理方案,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分类施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经验主义、的现象发生。在修复中,遵循生态系统内在发展规律,整体推进补植补造、退耕还林、水源保护、土地整治、矿山复绿、沙化修复等工作,分类逐级解决生态环境疑难杂症,“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2022年,QY球友会网站我国持续推进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全年整治修复海岸线公顷、营造和修复红树林519公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为加快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完善能力提供保障,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要统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坚持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据统计,2022年1-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重污染天气比例首次降至1%以内,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7.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1.9%,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江河湖海全流域生态治理、土壤新污染物治理等专项行动已成为生态系统治理品牌,加速释放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在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中扎实深入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污染防治成效取信于民,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合法性。

  三是要统筹多元主体力量协同共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打造开放型绿色治理系统,加快构建绿色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参与绿色治理市场化,将企业环保行为与利益挂钩,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环保活动;培育环保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治理渠道;增强公众的主人公意识,鼓励公众通过座谈会、听证会、专家咨询、投诉窗口、建议平台等渠道依法有序参与到生态系统治理中,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制度体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纠纷等关系的有效途径。

  一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立足现代化建设特点,以环境保护法为总领,生态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利用等法律为主干,以各类行政法规为补充,搭建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及时将碳中和、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绿色低碳等内容广泛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全面增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整体性、协同性。目前,我国现行环境资源领域法律有30多件,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是必须全面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赔偿制度。要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自然资源产权弱化、权益模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法依规推动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对需要严格保护的自然资源,禁止开发利用。地方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上既要做到充分发挥其价值,又要确保安全监管不放松,确保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据统计,2022年,全国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用地案件5.0万件,涉及土地面积3.3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40.0%和68.6%;共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3093件,同比下降21.9%。同时,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推动本地区自然资源赔偿工作稳妥、有序进行,重拳整治违法违规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按照“谁损害、谁承担修复责任”原则,确保损害责任主体修复至生态环境受损前的基线水平,或开展替代修复,实现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等量恢复。

  三是必须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强化对有关政府、部门及其负责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问责,将环保考核与相关政府、部门及个人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跟进奖罚并举配套措施,对考核优秀者予以嘉奖,对考核不及格者进行惩罚,并追究责任。压实审批部门进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责任;压实执法部门统一监管、精准执法的责任;压实司法部门精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震慑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压实考核评价部门考评真实有效的责任,并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警示作用,确保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具体落实到位。特别是抓好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严守生态红线。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