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生态环境及乡建
实干德宏 筑牢生态根基 奋力绘就美丽德宏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10-22点击数:

  近年来,德宏州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州,厚植生态优势,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卷”,加快推进美丽德宏建设,奋力绘就美丽德宏新画卷。

  打好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健全完善“研判预报、QY球友会官网定期调度、综合执法、群众自治、社会参与”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增强科技赋能,建成97个林田火点监测点位,117家企业纳入在线监控平台联网监管。紧盯农业秸秆、工业烟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道路保洁及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深入推进春夏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打好碧水保卫战。合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截污治污工程,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州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6748次,完成465条河流湖库管理范围划定,在全省率先建立跨区域(与保山)河湖保护治理协调联动机制。16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

  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14%,较“十三五”末16.8%提高33.34个百分点。城市、镇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分别为100%、82.35%、84.44%。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持续加强,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1.1%,农膜回收率63.45%。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作+群众参与”的资源大保护格局。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扎实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拯救、种群数量监测,野生植物极小种群就地、近地和迁地保护。

  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处,划定326.84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森林覆盖率达67.4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94种,高等植物6053种,占全国总数的22.3%,占全省总数的33.5%;陆生脊椎动物1004种,占全国总数的15.1%,占全省总数的44.3%;鸟类726种,占全国总数的51%,占全省总数的76.83%。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活着的鸟类博物馆”,是西南重要的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以“三支柱一标杆”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蚕桑、澳洲坚果、咖啡、茶叶、冬农开发、无公害蔬菜等优势产业,绿色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进一步提升。

  围绕把德宏州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四季康养旅游胜地目标,推进“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集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科考研学、边境跨境游、户外运动旅游产品等特色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

  大力发展以水电、光伏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十四五”期间储备清洁能源发电项目36个,装机容量192.3万千瓦。

  全面落实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芒市城中田园保护条例》《乡村绿化条例》等法规,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野生鸟类保护条例》等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高标准推进《云南瑞丽江—大盈江流域发展规划(2020—2035年)》《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德宏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35年)》,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全力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3年2月,德宏州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10月,盈江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10年全省最优。

  印发实施《德宏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德宏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德宏州深化环境影响评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助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体系建设方案》。

  编制完成《德宏州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方案》,完善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投资、人口、财政等配套政策,科学利用环境承载力,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生态环境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检察官助理,建立行刑衔接监督机制。

  县(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不断增强,瑞丽市、盈江县监测能力资质通过省级认定,芒市、陇川县、梁河县环境监测业务用房基本得到解决。建成芒市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站,在边境一线个空气微型监测点,国家、省、州、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逐步完善。

  加强对边境地区“共顶一片蓝天、共守一脉山色、共饮一碧江水”的宣传,邀请缅方各界参观我方环保设施,开展界河(德宏段)“四大隐患”(威胁两国边民身体健康、破坏沿岸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中缅边境和谐稳定、阻碍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问题排查治理。

  积极推动建立环境保护跨境定期会晤、紧急情况通报、联合应急处置环境突发事件等工作机制,两国边境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共治、共建、共创、共享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