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交媒介依赖研究的创新维度——评《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
在社会学与传播学的知识话语中,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问题备受关注,因为青年不仅是国家建设的新生代和主力军,而且其身心健康更关涉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命运。赵红勋的新著《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版),作为国内首部以青年社交媒介依赖为核心议题的专著,系统化勾勒了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的表征形态、产生后果、生产动因以及矫正机制,为深入理解当代青年的社交媒介实践提供了全面认知。专著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浓郁的人文情怀,致力于在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洞察其社交媒介依赖问题,很好地关注了社会现实,并投射出学术研究对“现实”“理论”以及“实践”的强烈关注。
本书立足当代社会语境,旨在深刻揭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症候和主要问题,全景式勾勒青年“工作媒介化”“学习媒介化”“健身媒介化”“游戏媒介化”“娱乐媒介化”的社交媒介依赖表征,并对其在身体理性、精神价值、文化生态等方面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挖掘社交媒介依赖背后蕴含的技术可供性、主体意识弱化、社会生态形塑等生成动因,建构社交媒介依赖矫正机制,以期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提供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
好的学术研究不是“空中楼阁”之作,而是始终与生动的现实生活保持耦合关系,致力于在现实生活中阐释特定的学术问题。《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以“关切现实”为叙述逻辑起点,通过案例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来诊断当前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症候。然而,“关切现实”并非一味地对社会问题进行白描,而是通过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正如作者在绪论中所阐述的那样,“本书对青年群体社交媒介依赖的关注并非一种空洞的抽象描述,而是在一些具体的生动实践中探究社交媒介依赖问题……探索具有普遍性价值的一般规律。”[1]因此,该书在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这一生动的现实中,试图探寻“普遍规律”。在阐释过程中,作者从“媒介技术”“时代潮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发表其独特见解。
首先,立足媒介技术,观察青年群体。《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前五个章节依次从青年群体的“工作实践”“学习实践”“娱乐实践”“游戏实践”“健身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正是源于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介的使用,他们的媒介实践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作者看来,青年的社交媒介实践饱含着“自我呈现”,无论是朋友圈、短视频、小红书,还是快手、微博、公众号,它们都是自我呈现的媒介化表达渠道之一,其表演、展示与幻想耦合了自身的心理与社会文化背景。这种自我呈现方式不仅蕴含了技术的可供逻辑,而且也诱发了青年的社交媒介依赖症。另外,专著指出青年文化与社交技术相互浸润,如建基于社交媒介的参与、分享、交流等特质性的信息互换,它们塑造了“亚网红”文化,其媒介技术不仅呈现出“低成本”“速度快”的特征,而且其青年亚文化具有反主流与追求异化审美意味。
其次,立足时代潮流,耙梳依赖症候。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依赖研究,专著力求从新时代语境出发,既要对新媒介的社交类型进行针对性研究,又要区隔社交媒介的正常使用与病理症状,还要辨析“沉迷行为”的症候。因此,专著置身于新时代语境,从青年群体的媒介实践特点、社会思潮等维度,整体性地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问题。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社交媒介已经分布于各个角落,青年群体的大量时间内耗于数字信息浏览与发布,如:刷抖音、刷微博、接收信息等。这不仅凸显出时下青年群体对社交媒介的时间依赖,而且社交媒介的叙事意义已经深嵌于青年群体的思维之中。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富有新的时代意义,他们之间的信息交往既是人际关系的投射,又饱含情感依赖,进而强化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症。
《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不仅关涉现实意义层面,而且立足于传播理论,对青年的社交媒介依赖进行系统解读,阐述其重要影响、生成动因与矫正机制,是集诸多学科的理论之作。作者认为,青年的社交媒介依赖备受心理学、医学等学科关注,其主要凭借实证性方法进行量化,缺乏意义审视的张力和温度。因此,专著通过观察、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青年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铺陈,创新了社交媒介依赖理论体系。
首先,扩展了媒介依存理论。在媒介依赖理论中,“容器人”“电视人”的现象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缺乏对社交技术所内摄的依赖问题进行考察。因此,该专著在绪论部分对当前社交媒介依赖理论进行回溯,进而指出当前媒介依赖的理论环境、内涵解读与研究对象都相继发生改变,如从关系、冲突、整合勘察媒介依赖内涵;互联网语境下媒介依赖的嬗变;青年群体成为新的研究对象等。故而,作者从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层次分析,既为媒介依存理论带来一抹亮色,又点亮了新的理论底色。
其次,丰富媒介实践理论。在该书中,“媒介实践理论”是另一关怀重点,作者一方面在“绪论”梳理了传统媒介实践理论的观点与内容,另一方面引入“媒介化理论”丰饶媒介实践领域,以辨析社交媒介实践所具备的意义。在专著的论述中,媒介实践理论呈现出以下特色:第一,媒介实践理论与拟剧理论的耦合,带来全新的学术观点。学者赵红勋指出:青年的社交媒介很大程度是基于一种“表演-展演-幻想”的实践机制,这种自我呈现隐匿了技术可供的逻辑,极可能诱发媒介依赖症。第二,媒介实践理论与情感理论嵌合。在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考辨中,专著不仅指出了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实践与“去时间化”的感知结构密切相连,而且还建构了一种“怀旧”与“地方”的情愫。第三,媒介实践理论与文化理论融合。青年社交媒介实践不单单关乎行为与思想维度,并且体现出一种崭新的、与时俱进的流行文化。为此,专著从“文化理论”出发,从文化话语、文化生产、文化抵抗等理论层面丰富媒介实践理论。
除“关切现实”“深化理论”之外,专著还以“引导实践”为准则,全面分析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过度使用现象后,厘清社交媒介依赖的关键表征与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化矫正机制。为此,针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矫正中,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即“社会环境”“技术话语”“青年自身”,而以国家、青年、媒介、社会与家庭为发力点的“五位一体”矫正路径也自然成为主要的解决方式。
首先,宏观维度的价值引导与法律监管。在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矫正路径中,专著通过国家的“软文化”与“硬监管”两个维度为其提供矫正策略。一方面,在“软文化”角度中,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不仅内润了青年的思想教育环境,而且引领着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进而从社交媒介的实践中侧重自我提升与树立正确实践观。另一方面,国家也能通过法律监管,规制社交媒介的内容生产,这些举措既切实贴合了中国的现实境况,又在法律学、传播学等维度论述了可行性与必要性。
其次,中观维度对媒介技术的生产引导路径。在作者看来,大数据、传感器等技术话语体系为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提供了“技术温床”,而对媒介技术的结构优化与内容升级则成为矫正机制又一重要举措。同时,为避免中层维度矫正流于表面,专著从“产品设计”“媒介机构”“内容生产”三个角度来进行探赜作为“中介化”的社交媒介理念,如何建立绿色社交模式、重塑青年对社交媒介的理性认知。
再次,微观维度对青年群体的培养路径。针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矫正,该专著并非停留在“宏观”或“中层”方面,它同样对“青年”与“家庭”进行了探讨,提供了矫正的路径。一方面,专著对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自律精神与行动实践进行了探讨,力求最大限度地诊治青年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专著还从涵化理论切入家庭对青年社交媒介依赖的矫正,指出“家长管控”“家风文化”“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在多方面、长效能的时空情境矫正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问题。
总而言之,《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是一部讲述中国青年群体与社交媒介共舞的开拓性著作,其立足于当代社会语境,在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中,深刻揭示了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的主要症候与矫正措施,不仅延宕了媒介依赖、媒介实践等理论话语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积极引导青年健康使用社交媒介也颇具实践价值。
[1]赵红勋.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7.
王飞.现实·理论·实践:青年社交媒介依赖研究的创新维度——评《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J].中国传媒科技,2023(9):159-160.
原标题:《书评 现实·理论·实践:青年社交媒介依赖研究的创新维度——评《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介依赖及其矫正机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千亿球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