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司要闻
媒体关注
最近黎巴嫩的恐袭事件让我想起这篇《阿拉伯新闻报》的霸总爽文
发布时间:2024-09-22点击数:

  在翻译完《半岛的霸总爽文新篇——天朝援救黎巴嫩》中推荐的那篇半岛文章之后,偶然发现该文给了这篇文章的链接。

  这是沙特报纸《阿拉伯新闻报》官网上的一篇文章,发表于2020年6月1日,在贝鲁特港炸发生之前,也在半岛那篇报道之前。

  目前(当时即2021年前后),沙特和卡塔尔的统治层彼此不对付,所以不可能是联手炒概念。那么,就说明,认为中国会对黎巴嫩进行投资,有可能对黎巴嫩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黎巴嫩会主动接近中国,这个看法,在中东的一部分精英里面有着共鸣;当然更获得广泛的共识的,是黎巴嫩的情况已经非常糟,这个国家已经在破产边缘了。

  今天再回头读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位达赫尔先生的看法,真像预言应验了一样。但真正可怕的是,并不是这位先生有多么独到的眼光,而是黎巴嫩的危机是如此明显,基本上人人都能看得这么清楚。

  黎巴嫩真是人类社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人都看出它有多么的危险,多么的在崩溃边缘,而且人人也都知道症结在哪里,但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眼看着这个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灾难。

  这篇文章的内容当然很有参考价值,但对我来说还有一层的意义,就是与半岛那篇文章在文风上的对比。

  半岛的文章总是让我非常震惊,不明白是哪儿来的这么一种文体。看到阿拉伯新闻报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安心了一点,因为这里面是我熟悉的新闻报道的正宗写法。它整个遵循的是欧美新闻写作的那些规范和技巧。

  其实这种文章的倾向性一样明显,根本不中立客观,但是作者遵循着西方新闻媒体报道建立以来的规则,比如说尽量避免使用煽动性太明显的词汇,其实,使用煽动性的词汇是很经常的,但是要用得隐晦,要选择煽动性比较弱的词汇。另外作者的态度也尽量显得比较冷静和中立,让数据、事件、当事人、采访对象上台,提供给读者去做判断。

  实际是,作者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那就是怎么剪裁和使用这些数据、事件和当事人的发言、采访对象的表态等等。

  表面上作者没说什么,但是通篇下来你感觉到他的立场很清楚,而且简直让你怀疑他下笔以前,其实结论已经有了,但是呢,他是通过呈现的各种材料让读者感觉到他的结论,而不是用半岛那种炮轰式的方式,一锤子一锤子打在读者的神经上。

  很精巧的,作者点出一种据说是流行中的猜测,然后东大的司长来否定,举出了一个对阿拉伯人来说超级有说服力的论据——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让美国人来肯定,而且选择了美国人非常危言耸听的话,还没怎么着呢,就诬蔑黎巴嫩不是主权国家了。

  同时,选择了中黎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这样一个采访对象,这当然也很对,当然是这样的人物来谈这个话题最合适。这位亲华人士怀着“黎殇”心态,看到的全是自己国家的问题、自己国家的错,他对于文章关心的那个猜测,也是来了个否认三联,但最后他又说了那样的话,作为全文终结。

  文章不短,其中一项项事情,各种人物的发言,似乎彼此不一定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只是参差地浮现上来,但是,看到最后,就是让你作为读者得出一个判断,实际上是作者和这家报纸希望你得出的判断。

  而且作者也是字里行间很明确地表态,他对黎巴嫩向东大开放这件事持肯定态度,觉得这对黎巴嫩是好事。但他不说,只是通过文章的组织,让别人替他说这个话。

  这是《卫报》等报纸上特别常见的腔调。也就是说,“半岛体”还是很独特的一种媒体风格。不过我好久没看CNN、福克斯之类美国媒体了,不清楚是不是美国的媒体就这样,而半岛是受了美国的影响。

  阿拉伯新闻报的这一篇,和半岛上的那一篇,无论内容,还是立论,其实非常接近,但风貌却截然两样。所以建议大家把这两篇文章同时看,进行比较,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文字的体会,可以明白文字的力量,文字怎样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武器,可以达到具体的目的。

  突然我想到要提醒各位一下,就是,我发的这两篇文章,都不是黎巴嫩本国媒体和本国人的。因此,是不是完全可信,是不是黎巴嫩真的就像这些外国媒体中说的那么水深火热,大家要留个心眼。

  这些年,我们已经看到太多例子,东大自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国际上,或者外国媒体,把一个国家说得一团漆黑,结果人家国家的事情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因此,我希望各位不要想着借这两篇文章了解黎巴嫩的现状,以为从中看到了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中东社会的真相”和“国际局势的真相”,只是当参考,日后慢慢验证。

  而是当作了解中东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文章,感受另一种“事实”,那就是中东人面对此刻世界时,一部分精英的观念的“事实”。

  换句话说,不要纠结文中说的事情对错、真假,而是感受这两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意识,甚至意识形态。

  还一个事,我感觉他们中东理解的一带一路,也和我们设想的一带一路是两回事。争取哪天我也理一理这个情况儿。

  以五星红旗为背景,罗列出黎巴嫩今天的各种数据,触目惊心:平均工资砍去40%,1千6百所学校面临关闭,5月份黎巴嫩本币贬值60%,75%的黎巴嫩人民需要福利救助。

  看得你,哎呀,简直是,揪心,情不自禁地想,这么严重的情况,真的没别的选择了,东大人快去吧快去吧,现在只有东大能救黎巴嫩了!什么也别说了,只要东大能让黎巴嫩好起来就好!

  这么想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特善良特宽容,虽然是个不相干国家的人,但你能够放弃文化种族信仰,一心一意只想着黎巴嫩人别受苦,真是有着超越了狭隘的胸襟呢。

  ——这就是媒体的能力,用这么简单的手法,用惊人的数字和图案的心理暗示,就激发你的恐慌和同情,进而左右你的政治判断。)

  (发自贝鲁特)在过去10年里,中东和北非的商业格局经历了一个渐进但彻底的变化。西方商品充斥街角商店和超市货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里现在储备的是全套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从手机到空调,从学校文具到洗衣机。

  该地区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像黎巴嫩那样清楚地表明,中国正在成为西方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而黎巴嫩的经济已经支离破碎,外汇储备也已枯竭。

  当2月21日黎巴嫩记录到第一例COVID-19病例时,迅速向政府提供医疗援助。

  这一反应是如此迅速,于是在一些圈子里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中国正寻求在黎巴嫩取得战略立足点。黎巴嫩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国的政治赛场和中东通往西方的门户。

  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去年11月发出呼吁,几周前又重申了这一呼吁,即“走向中国以在金融和经济上拯救黎巴嫩”,这让许多人怀疑黎巴嫩政客是否将自己的国家与亚洲强国过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即使以20世纪黎巴嫩无法摆脱的灾难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脆弱程度也从未像今天在冠状病毒危机中这样严重。

  今年经济预计将萎缩12%,政府预算的一半将用于偿还债务负担,而债务数额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70%。据信,黎巴嫩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已从大流行前的50%跃升至75%。

  (原文插图,文字说明是:民众因为糟糕的经济进行抗议。分析家们担心,恶劣的经济状况让黎巴嫩趋于爆炸。——本来是个比喻,今天读来真是不详。)

  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黎巴嫩的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学者认为,贝鲁特在加强与北京的关系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就像它迟迟地才在外交上承认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

  “黎巴嫩是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该国之后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黎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马苏德达赫尔博士说道,他指的是美国前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

  5月的最后一周,人民向黎巴嫩军队直接捐助,以加强对COVID-19疫情的抗击。这些物品包括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其他医疗用品。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坚和黎巴嫩军队指挥官约瑟夫奥恩将军签署了一份协议,而这些抗击冠状病毒的装备属于协议的一部分。

  “中方愿同黎巴嫩人民和军队一道克服困难和麻烦。在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被清除之后,新的道路和视野将打开。”

  (原文插图,是引用了新华社的照片,文字说明:中国军队向黎巴嫩军队捐赠抗疫所需的物资。)

  与之相对,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丹尼尔普莱特卡(Danielle Pletka)上个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看起来概括了华盛顿的观点,他写道:

  “尽管伊朗共和国仍在发动政治攻势,但来自北京的秃鹫们正在盘旋,盯着港口、机场等美味的基础设施资产,以及通过黎巴嫩大学的软实力影响力。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黎巴嫩崩溃了。”

  当然,中国在黎巴嫩也有长期的军事存在,其形式是从属于黎巴嫩南部的联黎部队(即维和部队),共有410个精兵组。

  这些士兵的军事和人道主义职责包括提供医疗服务、处理未爆弹药、建造联黎部队保护设施、修路以及修复边境地区的学校和幼儿园。

  中国野战医院位于马尔杰扬以北的联黎部队总部,为当地居民和联黎部队士兵提供一系列医疗服务。

  其实在针对新冠的援助开始到达之前,黎巴嫩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然升温,伴随的是后者作为其“软实力”计划的一部分,单方面地给予。

  去年,一个由中国商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黎巴嫩,并在避开媒体视线的地方举行了会议,期间他们表示愿意为一系列项目提供资金。

  这些项目包括连接贝鲁特和大马士革的阿拉伯高速公路,以及与之平行延伸的一条铁路的计划,该铁路首先从贝鲁特通到大马士革,然后连接上中国价值9000亿美元的新丝绸之路,这条贸易走廊旨在重新开放中国与中亚国家、中东和欧洲之间的通道。

  中国来客还提出要修建贯通黎巴嫩南北的高速公路,并建造太阳能发电厂,为当地制造价格实惠、人们支付得起的电力。

  就在上个月,中国与黎巴嫩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目的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两国建立文化中心。

  根据王大使和黎巴嫩文化部长阿巴斯莫塔达代表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这些中心将为“两国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今年4月,黎巴嫩卫生部收到了一份由防护装备和COVID-19测试包组成的捐赠,作为北京“捐赠外交”的一部分。

  今年2月,中国医生举办了许多在线培训班,旨在提高黎巴嫩难民营医务人员和社区诊所志愿者对冠状病毒风险的认识。

  黎巴嫩大约80%的需求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的,而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其中40%的进口来自中国。

  据估计,(黎巴嫩)每年进口的中国商品总值约为20亿美元,主要是电器、服装、玩具、手机、家具、工业设备、糖果和食品。

  黎巴嫩对中国的年出口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因此贸易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影响力也可以从社会趋势来衡量。近年来,黎巴嫩年轻人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日俱增。

  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黎巴嫩大学语言中心,还有其他一些学术机构,都有中文课程。

  “在2003年之前,黎巴嫩和中国只有正式的政治关系,”达赫尔告诉《阿拉伯新闻》,他指出,1978年中国采取了开放和改革的政策,并开始着手扩大在国外的影响力,以促进其工业发展。

  “2006年,我们成立了中阿友好协会。此后,我们在23个阿拉伯国家举办了15次以上由中国资助、分属多种学科的会议。访问过中国的黎巴嫩商人有1.1万人。”

  据达赫尔称,中国已与黎巴嫩大学签署了四项协议,并与文化部签署了另一项协议。

  “中国人捐赠6600万美元建立黎巴嫩最大的音乐中心,目前由中国公司建造。黎巴嫩政府只提供了土地。”

  达赫尔认为,诚然黎巴嫩的经济和军队以及银行仍然与美国体系捆绑在一起,但“中国人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

  “中国没办法进入黎巴嫩。即使通过投资项目来进入也很困难,因为黎巴嫩人总是要回扣,但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不会拿政府资金来行贿。”

  提到有报道说,中国企业表示有兴趣接管黎巴嫩的电力和基础设施项目,他表示:“这些提议尚未得到批准,而中国被(黎巴嫩政府)禁止以这种方式进入黎巴嫩。”

  达赫尔如此解释道:“中国感兴趣的是以一种双方都能从中受益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而黎巴嫩是一个经济困难的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构成重要的市场。”

  “问题在于,黎巴嫩人民的钱都压在银行里(没有被拿出来投资),经济陷入衰退。中国以诱人的价格向我们出售其产品,但在一个购买力每天都在下降的国家,这些产品怎么能销售出去呢?”

  尽管如此,在最近的中美诸多争端中,新添的一项就是北京的援助外交造成的紧张,中央国际联络部西亚北非司司长张建伟对此说道:“我们不打算在黎巴嫩取代美国,我们也没有能力这样做,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中国经济更加发达,它也不会寻求填补黎巴嫩的任何真空。”

  伟(插播吐槽,他们阿拉伯世界始终搞不清该怎么称呼中国人的名字)暗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令一些国家感到困扰,比如美国“正在采取一切措施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不希望与之发生贸易战。但如果美国人坚持,我们将战斗到底。”他说。

  尽管黎巴嫩与中国的关系早在多个层面上不断加深,但达赫尔说,除非另有变故,否则黎巴嫩还是与美国衔接在一起。

  “由于(黎巴嫩的)政治阶级本质上是资本家、房产主和宗派主义者,所以它会固守既得的地盘,避免改革。”

  “如果黎巴嫩想要变得更好,那么它必须向中国开放。如果形势始终这样,黎巴嫩将破产。”

  补充:作者为Najia Houssari,该报长期报道黎巴嫩等中东国家的记者。

  在翻译完《半岛的霸总爽文新篇——天朝援救黎巴嫩》中推荐的那篇半岛文章之后,偶然发现该文给了这篇文章的链接。

  这是沙特报纸《阿拉伯新闻报》官网上的一篇文章,发表于2020年6月1日,在贝鲁特港炸发生之前,也在半岛那篇报道之前。

  目前(当时即2021年前后),沙特和卡塔尔的统治层彼此不对付,所以不可能是联手炒概念。那么,就说明,认为中国会对黎巴嫩进行投资,有可能对黎巴嫩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黎巴嫩会主动接近中国,这个看法,在中东的一部分精英里面有着共鸣;当然更获得广泛的共识的,是黎巴嫩的情况已经非常糟,这个国家已经在破产边缘了。

  今天再回头读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位达赫尔先生的看法,真像预言应验了一样。但真正可怕的是,并不是这位先生有多么独到的眼光,而是黎巴嫩的危机是如此明显,基本上人人都能看得这么清楚。

  黎巴嫩真是人类社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人都看出它有多么的危险,多么的在崩溃边缘,而且人人也都知道症结在哪里,但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眼看着这个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灾难。

  这篇文章的内容当然很有参考价值,但对我来说还有一层的意义,就是与半岛那篇文章在文风上的对比。

  半岛的文章总是让我非常震惊,不明白是哪儿来的这么一种文体。看到阿拉伯新闻报的这篇文章,我觉得安心了一点,因为这里面是我熟悉的新闻报道的正宗写法。它整个遵循的是欧美新闻写作的那些规范和技巧。

  其实这种文章的倾向性一样明显,根本不中立客观,但是作者遵循着西方新闻媒体报道建立以来的规则,比如说尽量避免使用煽动性太明显的词汇,其实,使用煽动性的词汇是很经常的,但是要用得隐晦,要选择煽动性比较弱的词汇。另外作者的态度也尽量显得比较冷静和中立,让数据、事件、当事人、采访对象上台,提供给读者去做判断。

  实际是,作者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那就是怎么剪裁和使用这些数据、事件和当事人的发言、采访对象的表态等等。

  表面上作者没说什么,但是通篇下来你感觉到他的立场很清楚,而且简直让你怀疑他下笔以前,其实结论已经有了,但是呢,他是通过呈现的各种材料让读者感觉到他的结论,而不是用半岛那种炮轰式的方式,一锤子一锤子打在读者的神经上。

  很精巧的,作者点出一种据说是流行中的猜测,然后东大的司长来否定,举出了一个对阿拉伯人来说超级有说服力的论据——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让美国人来肯定,而且选择了美国人非常危言耸听的话,还没怎么着呢,就诬蔑黎巴嫩不是主权国家了。

  同时,选择了中黎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这样一个采访对象,这当然也很对,当然是这样的人物来谈这个话题最合适。这位亲华人士怀着“黎殇”心态,看到的全是自己国家的问题、自己国家的错,他对于文章关心的那个猜测,也是来了个否认三联,但最后他又说了那样的话,作为全文终结。

  文章不短,其中一项项事情,各种人物的发言,似乎彼此不一定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只是参差地浮现上来,但是,看到最后,就是让你作为读者得出一个判断,实际上是作者和这家报纸希望你得出的判断。

  而且作者也是字里行间很明确地表态,他对黎巴嫩向东大开放这件事持肯定态度,觉得这对黎巴嫩是好事。但他不说,只是通过文章的组织,让别人替他说这个话。

  这是《卫报》等报纸上特别常见的腔调。也就是说,“半岛体”还是很独特的一种媒体风格。不过我好久没看CNN、福克斯之类美国媒体了,不清楚是不是美国的媒体就这样,而半岛是受了美国的影响。

  阿拉伯新闻报的这一篇,和半岛上的那一篇,无论内容,还是立论,其实非常接近,但风貌却截然两样。所以建议大家把这两篇文章同时看,进行比较,是非常有意思的对文字的体会,可以明白文字的力量,文字怎样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武器,可以达到具体的目的。

  突然我想到要提醒各位一下,就是,我发的这两篇文章,都不是黎巴嫩本国媒体和本国人的。因此,是不是完全可信,是不是黎巴嫩真的就像这些外国媒体中说的那么水深火热,大家要留个心眼。

  这些年,我们已经看到太多例子,东大自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国际上,或者外国媒体,把一个国家说得一团漆黑,结果人家国家的事情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因此,我希望各位不要想着借这两篇文章了解黎巴嫩的现状,以为从中看到了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中东社会的真相”和“国际局势的真相”,只是当参考,日后慢慢验证。

  而是当作了解中东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文章,感受另一种“事实”,那就是中东人面对此刻世界时,一部分精英的观念的“事实”。

  换句话说,不要纠结文中说的事情对错、真假,而是感受这两篇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意识,甚至意识形态。

  还一个事,我感觉他们中东理解的一带一路,也和我们设想的一带一路是两回事。争取哪天我也理一理这个情况儿。

  以五星红旗为背景,罗列出黎巴嫩今天的各种数据,触目惊心:平均工资砍去40%,1千6百所学校面临关闭,5月份黎巴嫩本币贬值60%,75%的黎巴嫩人民需要福利救助。

  看得你,哎呀,简直是,揪心,情不自禁地想,这么严重的情况,真的没别的选择了,东大人快去吧快去吧,现在只有东大能救黎巴嫩了!什么也别说了,只要东大能让黎巴嫩好起来就好!

  这么想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特善良特宽容,虽然是个不相干国家的人,但你能够放弃文化种族信仰,一心一意只想着黎巴嫩人别受苦,真是有着超越了狭隘的胸襟呢。

  ——这就是媒体的能力,用这么简单的手法,用惊人的数字和图案的心理暗示,就激发你的恐慌和同情,进而左右你的政治判断。)

  (发自贝鲁特)在过去10年里,中东和北非的商业格局经历了一个渐进但彻底的变化。西方商品充斥街角商店和超市货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里现在储备的是全套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从手机到空调,从学校文具到洗衣机。

  该地区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像黎巴嫩那样清楚地表明,中国正在成为西方全球制造业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而黎巴嫩的经济已经支离破碎,外汇储备也已枯竭。

  当2月21日黎巴嫩记录到第一例COVID-19病例时,迅速向政府提供医疗援助。

  这一反应是如此迅速,于是在一些圈子里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中国正寻求在黎巴嫩取得战略立足点。黎巴嫩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国的政治赛场和中东通往西方的门户。

  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去年11月发出呼吁,几周前又重申了这一呼吁,即“走向中国以在金融和经济上拯救黎巴嫩”,这让许多人怀疑黎巴嫩政客是否将自己的国家与亚洲强国过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即使以20世纪黎巴嫩无法摆脱的灾难来衡量,这个国家的脆弱程度也从未像今天在冠状病毒危机中这样严重。

  今年经济预计将萎缩12%,政府预算的一半将用于偿还债务负担,而债务数额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70%。据信,黎巴嫩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已从大流行前的50%跃升至75%。

  (原文插图,文字说明是:民众因为糟糕的经济进行抗议。分析家们担心,恶劣的经济状况让黎巴嫩趋于爆炸。——本来是个比喻,今天读来真是不详。)

  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黎巴嫩的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学者认为,贝鲁特在加强与北京的关系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就像它迟迟地才在外交上承认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

  “黎巴嫩是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该国之后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黎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马苏德达赫尔博士说道,他指的是美国前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

  5月的最后一周,人民向黎巴嫩军队直接捐助,以加强对COVID-19疫情的抗击。这些物品包括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其他医疗用品。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王克坚和黎巴嫩军队指挥官约瑟夫奥恩将军签署了一份协议,而这些抗击冠状病毒的装备属于协议的一部分。

  “中方愿同黎巴嫩人民和军队一道克服困难和麻烦。在所有的困难和障碍都被清除之后,新的道路和视野将打开。”

  (原文插图,是引用了新华社的照片,文字说明:中国军队向黎巴嫩军队捐赠抗疫所需的物资。)

  与之相对,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丹尼尔普莱特卡(Danielle Pletka)上个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看起来概括了华盛顿的观点,他写道:

  “尽管伊朗共和国仍在发动政治攻势,但来自北京的秃鹫们正在盘旋,盯着港口、机场等美味的基础设施资产,以及通过黎巴嫩大学的软实力影响力。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黎巴嫩崩溃了。”

  当然,中国在黎巴嫩也有长期的军事存在,其形式是从属于黎巴嫩南部的联黎部队(即维和部队),共有410个精兵组。

  这些士兵的军事和人道主义职责包括提供医疗服务、处理未爆弹药、建造联黎部队保护设施、修路以及修复边境地区的学校和幼儿园。

  中国野战医院位于马尔杰扬以北的联黎部队总部,为当地居民和联黎部队士兵提供一系列医疗服务。

  其实在针对新冠的援助开始到达之前,黎巴嫩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就已然升温,伴随的是后者作为其“软实力”计划的一部分,单方面地给予。

  去年,一个由中国商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黎巴嫩,并在避开媒体视线的地方举行了会议,期间他们表示愿意为一系列项目提供资金。

  这些项目包括连接贝鲁特和大马士革的阿拉伯高速公路,以及与之平行延伸的一条铁路的计划,该铁路首先从贝鲁特通到大马士革,然后连接上中国价值9000亿美元的新丝绸之路,这条贸易走廊旨在重新开放中国与中亚国家、中东和欧洲之间的通道。

  中国来客还提出要修建贯通黎巴嫩南北的高速公路,并建造太阳能发电厂,为当地制造价格实惠、人们支付得起的电力。

  就在上个月,中国与黎巴嫩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目的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两国建立文化中心。

  根据王大使和黎巴嫩文化部长阿巴斯莫塔达代表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这些中心将为“两国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今年4月,黎巴嫩卫生部收到了一份由防护装备和COVID-19测试包组成的捐赠,作为北京“捐赠外交”的一部分。

  今年2月,中国医生举办了许多在线培训班,旨在提高黎巴嫩难民营医务人员和社区诊所志愿者对冠状病毒风险的认识。

  黎巴嫩大约80%的需求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的,而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其中40%的进口来自中国。

  据估计,(黎巴嫩)每年进口的中国商品总值约为20亿美元,主要是电器、服装、玩具、手机、家具、工业设备、糖果和食品。

  黎巴嫩对中国的年出口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因此贸易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的影响力也可以从社会趋势来衡量。近年来,黎巴嫩年轻人对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日俱增。

  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黎巴嫩大学语言中心,还有其他一些学术机构,都有中文课程。

  “在2003年之前,黎巴嫩和中国只有正式的政治关系,”达赫尔告诉《阿拉伯新闻》,他指出,1978年中国采取了开放和改革的政策,并开始着手扩大在国外的影响力,以促进其工业发展。

  “2006年,我们成立了中阿友好协会。此后,我们在23个阿拉伯国家举办了15次以上由中国资助、分属多种学科的会议。访问过中国的黎巴嫩商人有1.1万人。”

  据达赫尔称,中国已与黎巴嫩大学签署了四项协议,并与文化部签署了另一项协议。

  “中国人捐赠6600万美元建立黎巴嫩最大的音乐中心,目前由中国公司建造。黎巴嫩政府只提供了土地。”

  达赫尔认为,诚然黎巴嫩的经济和军队以及银行仍然与美国体系捆绑在一起,但“中国人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的”。

  “中国没办法进入黎巴嫩。即使通过投资项目来进入也很困难,因为黎巴嫩人总是要回扣,但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不会拿政府资金来行贿。”

  提到有报道说,中国企业表示有兴趣接管黎巴嫩的电力和基础设施项目,他表示:“这些提议尚未得到批准,而中国被(黎巴嫩政府)禁止以这种方式进入黎巴嫩。”

  达赫尔如此解释道:“中国感兴趣的是以一种双方都能从中受益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而黎巴嫩是一个经济困难的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构成重要的市场。”

  “问题在于,黎巴嫩人民的钱都压在银行里(没有被拿出来投资),经济陷入衰退。中国以诱人的价格向我们出售其产品,但在一个购买力每天都在下降的国家,这些产品怎么能销售出去呢?”

  尽管如此,在最近的中美诸多争端中,新添的一项就是北京的援助外交造成的紧张,中央国际联络部西亚北非司司长张建伟对此说道:“我们不打算在黎巴嫩取代美国,我们也没有能力这样做,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中国经济更加发达,它也不会寻求填补黎巴嫩的任何真空。”

  伟(插播吐槽,他们阿拉伯世界始终搞不清该怎么称呼中国人的名字)暗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令一些国家感到困扰,比如美国“正在采取一切措施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我们不希望与之发生贸易战。但如果美国人坚持,我们将战斗到底。”他说。

  尽管黎巴嫩与中国的关系早在多个层面上不断加深,但达赫尔说,除非另有变故,否则黎巴嫩还是与美国衔接在一起。

  “由于(黎巴嫩的)政治阶级本质上是资本家、房产主和宗派主义者,所以它会固守既得的地盘,避免改革。”

  “如果黎巴嫩想要变得更好,那么它必须向中国开放。如果形势始终这样,黎巴嫩将破产。”

  补充:作者为Najia Houssari,该报长期报道黎巴嫩等中东国家的记者。QY球友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