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公司要闻
媒体关注
“终端即媒介场景成就品牌”之:终端即媒介
发布时间:2024-09-22点击数:

  QY球友会官网终端本来就是媒介,只不过是不受营销人重视的“旧媒介”。因为它是冷媒介,是低效媒介,远不能与电视、广播、报纸等旧媒介相比,更无法与互联网等新媒介相比。

  再媒介化,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任何一种媒介只有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数字化让终端这个“旧媒介”再媒介化为新媒介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是我们讨论“终端即媒介”这个话题的现实意义。

  有场景的加持,终端的媒介价值得到升华。终端+场景,终端是载体,场景是灵魂。场景成就品牌。

  品牌专家苗庆显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市场经济以来,国内营销界三家优秀的标杆式公司,分别是叶茂中、定位派(视为一类)和华与华。而他们对应的分别是电视媒体、电梯及户外媒体、终端媒体。不同媒体下的不同方法论,成就这三家公司的传奇地位。”

  划重点:品牌传播主阵地的变化,与品牌(传播)理论,标杆公司一一对应。核心是主流媒体的变化:传统媒体→电梯及户外媒体→终端媒体。

  ★营销专家任小东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把品牌理论划分为品牌1.0、品牌2.0、品牌3.0,分别对应:

  划重点:品牌的变迁逻辑,其实就是媒体主阵地的变迁: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终端为媒。

  《新经销》创始人赵波近期撰文《一个产品的成功,一定是消费场景、交易场景、用户场景三者打通》。三者都在线,三者之间相互验证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快速高效地沉淀用户资产,培养用户体验,构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黏性。

  9月初,我与《新经销》创始人赵波、CEO陈思廷拜访江小白,与创始人老陶和渠道负责人交流。江小白“第二增长曲线亿。梅见没有采取江小白熟悉的IP内容裂变玩法,而是采用了不那么讨巧的以终端为主体的打法。陈思廷并因此撰文《快消品呼唤高水平深度分销》。

  上述现象与问题,很多人不约而同地观察到了,说明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现象。近期,我和方刚老师在服务企业与老板深度沟通目前营销的变化时,结合我们的实践与上面的观察,提出一个概念:终端即媒介。

  媒体是人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这些都是先知式的语言,不需要解释,不需要证明。具体内容可看麦克卢汉的成名作《理解媒介》。

  媒介本身的含义是“在中间”、“两者之间”,是一个信使,一条通道,一种某物经由某个手段、工具、途径到达另一物的中间空间。

  当讨论媒介时,不能只讨论这个中间空间,一定要讨论该空间发连接的两方是什么。媒介天生就是把作者/读者、发送者/接受者、表演者/观众等存在的两方连接在一起。在商业活动中,就是把厂商/用户连接在一起。

  媒介是个人与社会大众的互动方式。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会开创新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品牌是商业认知,认知来源于信息传播,传播要找到当时效率最高的媒介,成为媒介主战场。

  农业社会,传播效率最高的媒介是印刷术。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才有了“牧童遥指杏花村”、“何以忘忧,唯有杜康”的流传。

  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新媒介的不断涌现。每当新媒介出现时,就意味着新主流媒介来了,品牌传播的新机会来了。

  2020年的某一天,我与方刚老师交流到深夜,手绘一图,基本上概括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主流媒介的变迁,信息呈现形态的变化,以及品牌认知符号的形态。见下图。

  高效的品牌传播,要找到其时效率最高的主流媒介,让传播效率最高的媒介成为传播的主战场。

  传播媒介不同,信息呈现形态也不同,信息传播的编码和解码逻辑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品牌传播理论。

  20世纪流行的品牌理论,都是基于大众传播媒体(从无线电开始)的传播心理学。离开了大众媒体这个传播阵地,品牌理论不一定有效。比如,IP化的内容裂变,就不适用原有品牌理论。因为IP的传播主阵地是社会化媒体,而传播品牌理论的传播主战场是大众媒体。

  品牌传播的UPS理论、定位论、冲突论,都是基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心理学对编码解码理论的不同解读。

  传播品牌的“洗脑”,新消费品牌的“种草”,主要源于选择了不同的媒介作为传播主战场。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而媒介资源是无限的。有限的注意力与无限的媒介资源产生了冲突,单一媒介的影响力下降了。当然,新媒介突然出现时,爆发式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有钱,不知道往哪里投放。这是很多企业的困境。因为可以依赖的主流媒介承担不起成就品牌重任了。

  大众媒体时代,品牌信息传播与商业交易渠道是并行的两条线,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呈现融合形态。这就是施炜老师在《连接》中提出的“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

  传播是商业认知,渠道是商业交易,从过去的分离到现在的融合,形成了所谓的“品效合一”现象。品即品牌,效即交易。

  大众媒体的传播依赖性不言自明,社会化媒介更为危险。“IP有毒”、“IP速生速死”,这是最近与《新经销》CEO陈思廷交流后的共识。

  正是这个时候,终端这个平时很重视,但认知度不高的媒介,其价值开始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华与华成为目前最好的咨询公司,就是他们选择了终端为品牌传播主阵地。“超级符号”不过是依赖终端传播阵地的传播呈现方式。没有铺货率的品牌,超级符号的作用要打折扣。

  终端是传播主战场,这个时代来了。如果成就的不是华与华,也必将成就另一个与华与华相似的品牌传播服务公司。

  品牌专家苗庆显老师说,中国媒介阵地从大众媒介到电梯户外媒介,再到终端媒介。正是媒介主战场的漂移。

  改革开放之初,营销就有本土实践派(渠道驱动派)和跨国派(品牌驱动派)之争。

  跨国派以跨国公司的做派为标杆,强调品牌驱动。这里的品牌驱动,就是大众媒体传播品牌。品牌驱动的高潮,就是央视领衔的“标王之争”。应该说,在营销理论界和媒体界,品牌驱动占据了阵地。

  本土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从渠道驱动开始积累资源,然后转向大众媒体投资广告资源。我一直强调的“中国式营销”,就是强调渠道驱动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与金焕民老师相继写出《不是名牌也畅销》《不做品牌做销量》《品牌不能当饭吃》,其实就是打造“渠道品牌”之路。

  当然,在哪个时代,“渠道品牌”似乎不上台面,“传播品牌”似乎更有面子。但是,确实有相当多的本土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崛起了。

  渠道为什么能够成就品牌?品牌就是认知,大众媒体能够传播品牌认知,其它媒介照样能够传播品牌认知。

  中国快消品渠道,从代理制走向深度分销,完成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渠道之路,即品牌商的渠道渗透至终端。深度分销,也就是人链触达终端,利用终端零售店的“关系变现”能力,在终端实现“认知即交易”。

  目前,相当多的区域品牌仍然在践行这条路。即使是快消品头部企业,仍然不能放弃深度分销。终端拦截,就是终端改变认知,改变交易。

  渠道成就品牌的逻辑,在社区团购体系中再次得到验证。社区团购体系是线下、社群和线上结合的渠道体系,但核心是团长与社区用户的线下强关系。

  社区团购的本质是团长的“关系变现”,社区团购的主品类都是缺乏品牌力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平台顺利运营,就是终端的“团长”同时完成认知和交易。典型的认知即交易,品效合一。

  虽然中国企业一直坚持把渠道终端当作认知战场,但不可否认,渠道是效率较低的认知媒介,是形象不佳的认知媒介。

  德鲁克有句话在中国有众多拥趸:营销就是让推销成为多余。渠道认知,总是与推销、促销相关联。

  我目前还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对这句话有强烈质疑。要么这句话的成立有特定语境,要么有适用条件,不一定适用中国的渠道环境,或者这句话本身被误读。

  终端即媒介,渠道成认知主战场。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成为现实。理解这句话,需要认知四个现实。

  新旧媒介共生,注意力资源被众多媒介摊薄。被摊薄的注意力资源难以形成传播密度,而认知变现为交易,需要达到相当高的认知密度。

  “花钱多的广告是好广告。”叶茂中说了大实话。可是,由于媒介共生,自2010年始,央视广告已经没有托起一个新品牌。

  社会化媒介的“内容”裂变,因为裂变不可控,裂变内容的情绪化迅速从传播中心被边缘化,难以成为传播主战场。

  在中国,渠道是品牌商管理的延伸,深度分销让品牌商力量渗透至终端,从而让终端可控。

  无论大众媒体,社会化媒体,都是传播中的独立第三方。品牌商花钱,媒体传播;品牌商没预算,媒体失声。

  快消品的深度分销,让终端成为“永不失声的媒介”。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分销是快消品的基本功。否则,终端即媒介是幻想。

  品牌是针对消费者的认知传播,终端是bC交易的场所。虽然有品牌商在终端的导购,但那是基于交易的诱导。

  目前,线上线下借助互联网工具融合成趋势,以于终端的立体连接,线下、社群、网络三度空间的立体,形成bC一体化,即使没有投入媒介费用,实质上也可以形成媒介传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品牌认知的形成过程。

  中国的品牌,正在从大众性价比品牌,逐步走向结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观品牌。基于大众媒体的社会化媒体的品牌传播,特别适合大众品牌的性价比产品。高端品牌,国外普遍采用公关式传播,公关传播同样需要大众媒体配合。

  本土企业的渠道驱动形成的品牌印象是价值感缺失。但是,随着场景概念、体验概念的提出,基于终端的场景、体验,反而更有价值感,更适合高端品牌形象的打造。